【摘 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進入社會,但是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并不樂觀,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人才需求不適應。為了向社會提供更多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高職院校需將其教學模式和相關專業課程設計進行轉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向社會傳輸更多優秀的專業性、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工作過程 課程體系設計 管理類專業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081-02
當前,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其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計需要和社會需求的人才標準結合在一起,將專業課程的設計和專業實踐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高職院校的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設計,才能保證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具有實用性、系統性等特點,真正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性人才。
一 我國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現狀
1.專業課程體系實用性低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的參與性非常低,甚至是不參與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而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大多是由專業的教師負責或者高職院校自己的課程設計小組完成。雖然當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和一些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企業在高職學校相關專業設計上沒有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課程設計時,在一定程度上考慮社會人才需求,對社會管理類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但是這種調查并沒有能很好地把社會人才需求和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設計結合在一起,進而造成當前高職院校專業設計的課程體系實用性較低。
2.不同地區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在知識、技能等方面存在差異
不同專業的課程設計有不同的要求,而對于同一個專業課程的設計,在不同地區存在明顯差異。對于不同地區的同一個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上,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上均存在差異性,相同專業的學生對其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以及相關專業對學生的要求不相同,這些差異性,給學生和用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3.課程設計無法展現高職教育的特點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主要是職業教育,以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主,但是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計并沒有將專業特色展現出來。我國管理類專業的開設時間較晚,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上沒有充足的經驗,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課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內容設計、教材的選擇等方面均呈現本科教學的特征,并沒有將高職院校的教學特征,以及管理類專業的特性體現出來,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學習的。管理類專業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專業性、系統性、職業性等特點,因此,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計,需要和實踐相結合,要讓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學習了專業理論知識,并不等于具備了專業技術能力,管理類專業的教學也不能僅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
除了這些問題,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學中,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不能體現其專業職業能力、沒有將專業實踐作為管理類專業的教學主線等。當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主要以管理類專業知識理論為主線,進行理論知識教學,設計專業實踐課程較少。此外,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是各高校相關專業畢業,大多缺乏管理經驗,在對學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中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得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專業能力較低,不能適應社會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進而造成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
二 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設計改革的必要性
從以上我國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設計不能和社會人才需求相適應。社會在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在提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高職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需要進行改革。高職院校教育改革,不僅要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改革,更重要的是改革專業課程體系。
1.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是體現高職院校教學內涵的發展需求,社會的轉型促進我國教育教學的轉型,教育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根據社會需求對人才進行培養。高職院校教育與其他院校的教育教學不同,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需要從教學風格、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并體現高職院校的特點,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2.緩解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需要
近年來,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除了畢業生在選擇工作的態度方面存在原因外,在校期間對就業崗位適應能力培養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進行課程設計改革,主要是為了緩解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隨著我國高等學校的不斷擴招,給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帶來非常嚴峻的挑戰,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就業率在
降。從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的教學進行分析,存在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計不合理,主要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專業理論知識相對陳舊,專業技能教學水平較低等問題,如果不將這些問題解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會持續下降。因此,為了改善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需要對其進行教學改革。
3.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進入社會,而我國企業并不能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為此,企業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會擇優而取、擇廉而錄,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在理論知識水平、分析判斷能力、專業素質等方面遠不及普通高校畢業的學生。高職院校的教學并沒有將專業實踐作為教育的主線,致使本該具有專業技能優勢的畢業生和高等教育學校的畢業生比起來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沒有了專業優勢。為了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需要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經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全球一體化的趨勢,這為經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景。高職院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為了適應這種發展需求,需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專業課程的設計。
三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工作過程是近幾年我國職業教育非常關注的問題,自從國外一些國家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育改革以后,工作過程也逐漸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對象。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改革,主要是對課程的內容、結構進行改革,以工作過程為主,將傳統課程設計的構架系統化進行實質性的改變。
高職學校教育具有職業性,因此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不能和高等本科學校的課程設計相同,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高職院校課程設計。工作過程主要是指某一個企業、某一個人為完成一項任務、一件事情取得工作成果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完整的,從任務的開始到收獲成果的過程是完整的,而且是動態的,工作過程在工作方法、工作內容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根據專業的不同和職業的特殊性而定。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在工作過程中以不同的工作任務為載體,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能力,專業的發展需求、發展規律,在專業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學習過程逐漸地轉變為工作任務完成的過程。
工作過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由工作任務、工作行動、工具、工作人員、產品、工作成果等元素組成,在這個工作過程中,工作任務、工作行動、工具是變化的,也就是說整個工作環境是動態的,然后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完成工作任務取得工作成果。要按照工作過程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設計,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成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
以工作過程為向導,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進行設計,主要的工作內容為:
第一,構建完整的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當前我國的學校教育處于改革時期,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需要根據其發展變化趨勢,制定專業課程體系的構架,在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前提下,完成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根據專業的發展需求,當前企業對管理類人員的具體要求,對職業工作進行分析,制定專業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工作的性質和學習的任務。
第二,制定管理類專業的課程目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在設計專業課程的過程中,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制定管理類專業課程目標,對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素質、職業技能、文化知識等進行培養,對管理類專業學生要從事的工作進行定位,按照不同的工作崗位,制定不同的課程目標。
第三,確定專業課程的學習范圍。在完成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制定專業課程目標等任務之后,還要對管理類專業需要學習的課程范圍進行確定。例如要學習的典型任務,根據企業管理中的管理任務,按照難度的不同,進行分析,讓學生逐步進行學習,并收獲一定的成果。確定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范圍,對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一個良好的規劃。
第四,在專業課程學習范圍之內,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管理類專業具有非常強的職業性和實踐性,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前提下,將專業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針對教學任務和教學條件,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運用所學知識,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提升自身職業的適應能力。同時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制定的專業課程任務、課程內容有效實施。
四 結束語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當前經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呈現下降的發展趨勢,出現這一現象,不僅是因為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模式和當前社會的發展不適應,還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高等學校的擴招等因素的影響。為了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計,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成任務完成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適應能力、自身素質等,進而提升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優勢。
參考文獻
[1]鄒勇燕.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大學,2010
[2]田麗麗.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3]時云峰.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