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程改革已實施多年,出現了一些新理念和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諸多弊端。但是,不管采取哪種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仍舊是當下所有初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談幾點感悟,望與廣大初中語文教師交流和分享,共同推進新時期語文教學的創新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15-01
新課程改革已實施多年,新理念和新方法層出不窮,克服了傳統初中語文教學的許多弊端,有力地推動了語文這門課程的蓬勃發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不管改革如何進行,提高教學效率仍是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普遍追求的遠大目標。高質量的教學必須保證教師能將教學內容順利地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對其有清晰的認識并適當擴展,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語文的浩瀚海洋中學得輕松、學得愉悅,學出成績、學出自信。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效率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一 靈活運用現代教具,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推動其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強大動力。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今天學生的學習需要,枯燥的教學模式往往使學生無精打采,效率低下,甚至讓一些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要轉變這種局面就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運用各種現代教具來輔助教學,給學生新鮮感,刺激其感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采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以其強大的圖片、音頻、視頻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 加強師生、生生間的有效互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教學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同時也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要鼓勵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來,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從而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更富效率。
例如,筆者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我就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的互動活動,讓學生通過揣摩不同人物形象的內心感受將故事再現出來。于是,我請出幾位學生代表,有的學生扮演皇帝,有的扮演大臣,有的扮演百姓,有的扮演騙子,還有的扮演小孩,然后他們以真實的、動態的、創新的、夸張的表演將故事完整地呈現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們通過表演和觀看,對每一個人物的形象、特點、情感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時也促進了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中學生與教師間的良性互動,為一節高效的語文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積極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內涵要求其注重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情感態度的熏陶作用,從而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的教材文本的選擇多半是文質兼美的精品,或給學生以美的感悟,或給學生以心靈的啟迪,或給學生以深入的思考。但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還小,其理解能力受到局限,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面對此情況,教師可積極地創設情境,以“境”促“情”,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同時增強其內心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才能準確地理解課文大意,并抓住課文深層次的內涵以及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更清晰的了解,我就創設了音樂情境,在課堂上播放了一段瓦格爾納的《四季組曲》中的“春”這個篇章,讓學生們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展開想象,看看自己心中的“春”與作者心中的“春”有什么異同,然后展開討論。通過音樂情境的創設,學生們結合課本文字深刻地認識了春天那生機盎然的形象,同時也被作者那蓬勃向上的精神氣概所折服。最終這節課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四 總結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語文教師要大膽改革,勇于開拓,不斷創新,要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去感悟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風采,盡最大的力量多措并舉地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好語文這門基礎課程,從而為自己今后的長遠發展打牢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麗娟.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3(23)
[2]孟慶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2(9)
[3]李淑平.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0(33)
[4]宋洪燕.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特殊價值[J].科技信息,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