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高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化學實驗對化學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綜合素質,就要開展好探究性實驗的教學。本文就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實施策略和要點進行了分析,目的在于開展好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 探究性試驗 實施策略 要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31-01
探究性實驗是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實驗進行有效的設計,讓學生主動進行實驗的探究,在興趣的引導下完成實驗,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這種實驗方法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 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在目前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仍然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對實驗進行演示,對實驗的內容進行一一講解,學生作為教學的客體,很少動手進行探究性的實驗,只是在教師講解完畢后才進行簡單的驗證性實驗。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實驗的結果有很大的好奇,進行探究性實驗的目的是借助于學生的好奇心,在實驗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變得更加地積極和主動。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相應的化學知識,還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例如,在進行鈉金屬在水中的現象這個實驗時,教師在進行實驗前對學生進行分組,提出問題,根據學生目前的認知,一種金屬放入到水中后會出現什么現象。然后分給每小組一定量的鈉金屬和裝有水的器皿,讓學生觀察鈉放入水中的現象,各個小組進行討論,選派代表進行總結發言。在小組發言結束后,教師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再次提出問題,為什么鈉作為一種金屬放入水中后的現象與其他常見金屬不同,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再次發言。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究實驗,切身體會到鈉放入水中后產生的具體現象,并且知道產生這種現象的原理,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促進了其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 注重實驗教學的過程
在目前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對實驗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學生對實驗只是視覺上的感悟,按照老師所說的進行,很少經過大腦的思考。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不能使學生掌握有關的實驗知識,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起到負面作用,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教學中,要注重教學的過程,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只需進行必要的指導,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自主地進行探究,使學生身體的各種感官都活躍起來。
例如,在進行鐵化合物和亞鐵化合物之間轉化的實驗時,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教師只需講解實驗設備,介紹實驗流程,讓學生動手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結束后讓學生思考產生這種顏色變化的化學原因,試著寫出相關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這樣,在學生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對探究實驗的過程進行了把握,對于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 明確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
目前,以高考成績對教學效果進行最終評定,過分重視升學率和學生的分數,使在實驗教學中,只注重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有些學校不設置實驗課,對課本中的實驗課程,只是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對實驗原理和實驗結果死記硬背,這種方法不僅不能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還制約著學生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的發展,很難形成嚴謹的實驗態度。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的,對實驗課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實驗的目標,使學生明白進行探究性實驗是對自己創新意識和嚴謹科學態度的培養,是對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 擴展實驗教學的空間
讓學生走到校園中,分析校園中一些設施,如食堂的陶瓷物品的化學成分、玻璃的組成成分等。還可以到學校的操場上,對于露天環境下生銹的運動器材進行觀察和分析,讓學生討論產生腐蝕的原因,也可以從實驗室帶出除銹試劑,讓學生們動手去除掉鐵銹,在除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發生的化學反應,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并就如何防止腐蝕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課本中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實驗教學空間的拓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探究,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其明白進行化學實驗學習的重要性。
五 總結
以上通過對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實施策略和要點的論述,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闡述了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實施策略和要點,目的在于做好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美玲.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2(76):112~113
[2]邵佳.談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1(8):23~25
[3]毛根發.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思考[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