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基礎知識記憶環節上出現的問題較多。主要是由于初中積累的基礎知識較薄弱,同時學習時間短而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加上一些同學記憶能力有限等原因,學生們常常出現無法記憶相關的內容,或者記憶不準確,且一段時間后易遺忘,這給生物學習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這時,老師可以通過教給學生一些方法來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以進一步提高成績。
一 利用口訣——巧記
生物學習過程中,這個方法較常用。它可以將一些散亂的信息組合出新的內容,再通過聯想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利用口訣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記住更多的內容。當然這種方法適用于需要“識記”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講微量元素種類時,我們讓學生記住“新鐵臂阿童木,猛!”這句話分別對應六種微量元素,“Zn、Fe、B、Cu、Mo、Mn”,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且印象深刻。在講生物分類時,我們也常用這樣的口訣,原核生物“一支細藍線”分別對應“衣原體、支原體、細菌、藍藻、放線菌”;真核生物“一團酵母變草莓”分別對應“衣藻、團藻、酵母菌、變形蟲、草履蟲、霉菌”。
二 利用比較——妙記
利用口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記憶的問題,但對審題不仔細的同學還需要另一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加深印象。例如我們在講真核和原核生物時,利用口訣可以讓學生記住哪些是真核和原核生物,這時如果進一步對比,如提問學生:藍藻是原核生物,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藻類都是原核生物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時可讓學生回憶衣藻和團藻,它們也有藻字,卻是真核生物,同時補充這兩種都是低等植物,與動物比較,他們也有中心體。當然了,有藻字也不一定都是低等的,因為課本在講《葉綠體觀察實驗》中還用到一種藻類材料——黑藻。黑藻有葉綠體、無中心體,是被子植物,是一種高等植物。通過這樣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深化了課本上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經驗,利用比較的方法將常見的考點進行比較,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又如在講生物進化時,強調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而非基因型頻率的改變。只有一字之差,這樣的考法在生物選擇題中很常見,只有在平時上課時強調、對比,才能讓學生在遇到題目時有經驗,在容易忽略的地方多留心,減少因審題不當丟分的情況。
三 利用課本插圖——好好回憶
現在的學生都是“90后”,他們是看漫畫長大的,所以相對于文字,他們對畫面更敏感,印象更深。根據他們的特點,我們利用好課本的插圖,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述光合作用時,開始學生們感覺是一團亂麻,甚至有的學生到了高三還不清楚光反應和暗反應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發生的,生成了哪些東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讓他們先把課本中的插圖畫在作業本上,并注明每一個結構。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甚至有的還填上了顏色,畫圖的過程中就加深了印象。在這個基礎上,利用網絡上下載的光合作用的動畫,讓他們觀看,同時學生自己配音講解,老師通過提問幫他們回憶重要內容。最后,再讓他們閉上眼睛在語言的提示下回憶具體的過程。有些學生可能記不準確,完成整個過程的講述后,我會再給他們播放一遍動畫,通過與印象中的畫面對比,會更有效地幫他們記憶相關的內容。再通過相關試題檢驗掌握情況。如在講遺傳規律時,豌豆的異花傳粉,僅看圖不容易理解,我帶了兩朵百合花給學生們,看到花他們就激動了,觀察了結構后,我讓他們想辦法按書上的圖示,想象如何給兩朵花傳粉。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示整個過程,并總結經驗,最后再讓大家點評。在歡樂的課堂氣氛下,豌豆的異花傳粉問題就讓學生們解決了,同時印象深刻。畢業后再看到這幅圖片,孩子們還能回想到異花傳粉的整個過程。教學過程中在課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花心思把抽象變為直觀,把“死知識”變成“活的動作”,對學生的記憶很有幫助。
四 挖掘本質——理解記
學生認為生物學要記的太多、又亂,做題時“陷阱”又多,想要取得好的成績有些難。這時需要老師把事物背后隱藏的本質規律告訴他們,幫他們理清頭緒,更方便地記憶。遺傳學規律是高中生物的難點和重點,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遺傳學規律并靈活運用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先讓他們記住了1對相對性狀的雜合子Aa雜交時,后代中3∶1的性狀分離比。若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AABBxaabb或AAbbxaaBB都符合條件,且雜交后F1都是AaBb。F2共有4種表現型,其中性狀分離比為9∶3∶3∶1。可以將9∶3∶3∶1拆分成(3∶1)(3∶1)。這實際上就是Aa自交后有兩種表現型,分離比為(3∶1),Bb自交后也有兩種表現型,分離比也為(3∶1)相乘的結果。這是因為每對控制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于是在研究多對性狀時就可以將每對相對性狀分開來單獨進行分析計算。因此,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實際上,這些方法都是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在高中階段,如果能將這些方法教給學生,使之靈活應用于學習,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