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時期。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鍛煉,還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與其他老師相互協作,對小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本文從小學體育教育在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中的作用說起,提出了一些能夠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創造性思維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59-01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興趣及創造性思維方面的培養,具有很大的影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是對學生的體魄進行鍛煉,還是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鍛煉。因此,在小學體育教育中,體育教師應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通過自身專業的教學手段,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 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致使他們喜歡上體育課。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想象是他們的天分,只要教師能進行正確的引導,在體育鍛煉中,就能不斷地激發其創造性的思維。體育活動不但能強健學生的體魄,還能磨煉學生們的意志。在小學階段體育要求不高,教師在完成體育教學內容后,應積極組織學生們開展體育運動,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聯系起來,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氛圍,讓學生們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地激發其創造性的思維。例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利用“食物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進行體育教育,將食物鏈的內容詳細講解給學生們聽,食物鏈高層的成員,為了生存要捕捉底層食物鏈的成員,學生們在抓捕與逃避的過程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由于小學生的自尊心與好勝心都很強,教師應該對抓捕成功的學生進行獎勵的時候,對被捕獲的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游戲的本質,推動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健康、快速的發展。
二 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競技、測驗、游戲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例如,在400米耐力跑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可采用400米自然地形跑、400米計時跑、50×8米往返跑等方式,以及競賽模式的讓距跑、超前跑以及結伴跑等方式。在400米計時跑中,教會學生在前100米,調整呼吸與步伐的速度,中間200米盡量保持不變的速度,在最后100米用盡全力沖刺,并且注意調整呼吸。
在體育教學開始之前,通過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們理解體育教學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選用教學場地與器材,在安全性的前提下,讓學生編排自己喜歡的體育游戲。例如,女生自己創造的“編花籃”“跳皮筋”等游戲,可以將耳熟能詳的兒歌《拔蘿卜》《娃哈哈》《兩只老虎》等歌曲,編排在體育運動中。通過為學生創造條件,喚醒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為學生提供創造性學習的機會,喚醒學生的創造性意識。例如,立定跳遠的教學,教師在體育教學的準備活動中,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袋鼠、小兔子和小青蛙嗎?”學生積極踴躍的回答,然后再問:“你們知道他們怎么跳的嗎?”學生爭先恐后地模仿,通過提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再將立定跳遠的教學內容在“小袋鼠跳”“小兔子跳”“小青蛙跳”的聲音中,完成教學內容,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激發了他們創造性的思維。
鼓勵學生的質疑,為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創造條件。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例如,學生們提出“完成400米計時跑后,怎樣避免出現又累又渴的現象?”教師解答:400米計時跑,不是輕松可以完成的,在平時的體育鍛煉中不斷練習,在練習中調整呼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跑步的速度,在鍛煉中掌握先提速、再勻速、最后加速的技巧,有效地避免在跑完后出現又累又渴的情況。
三 結束語
創造性思維對與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初級階段,對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利用體育活動的優勢,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磨煉學生們的意識,培養上體育課的興趣,激發創造性的思維,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春祥.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6)
[2]袁鑫亞.解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兒童創造性思維的訓練[J].時代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