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先理論后實習”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機械專業學生零距離就業的教學要求,為此,本文對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 理實一體化 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78-02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各職業學校都加強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也加大了專業技能課程的比重,并按照大綱要求實訓教學課時超過了50%,但大多采取集中實訓的方式,也就是上完理論課后再集中實訓,在教學上將理論和實踐分段實施。這種實訓周的形式,人為地將理論與實踐割裂開來,由于師資和教學安排上的原因,又不得不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采用兩套人馬,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各司其職、互不干涉,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在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等方面難以形成有機結合,理論和實踐變成了兩個相互獨立的教學體系。為了改變這種理論和實踐相分離的現狀,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結合德國“三元”教學模式和新加坡“項目”教學模式,我校的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一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由二位雙師型素質教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運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進行教學,讓學生作為主體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邊學習專業理論邊學習技能,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共同完成某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教學模式。
二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要具備的條件
為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能順利進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和加以改進:
1.“理實一體化”教室是進行一體化教學的基礎
“理實一體化”專業教室建設要按照“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講解與操作演示等教學手段一體化、專業知識講授與操作技能訓練及職業能力培養一體化、技能考證和考試鑒定一體化”的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和布局,將教室、實訓室融為一體,構建既能集中聽教師講解,又利于學生分小組討論的新型教室。理論教學區主要用于開展理論教學、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主要配置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可
動的多功能課桌椅、黑板等,可以根據任務需要對課桌椅進行拼裝,以方便學生分組學習,滿足案例教學、互動教學、任務教學的要求;實訓操作區主要用于開展實驗性訓練和實訓性訓練,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場所。
2.過硬的師資隊伍是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過硬的師資隊伍。要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也要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專業教師要有一定的時間,深入維修一線參與維修和排除故障實踐,或者外出進修學習,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拓寬視野和調整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為與技術發展同步的技術人員。
3.編寫“理實一體化”教材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重要載體
教材是教師講課、學生學習的信息來源和主要依據,沒有合適的一體化教材就很難取得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良好效果。目前還很少見到符合需要的“理實一體化”教材,就算有也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實際需要,我們學校根據自己的師資、設備等情況,周密研討,從學生實際和職業需要出發來編寫教材,既有理論也有操作技能,努力實現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操作技能相結合的教材。
三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安排
“理實一體化”教學一般是由一名教師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并擔任主講,在分組實訓時再由1~2名實訓指導教師協助。我們把三個機運班,分成四個教學班級,每班人數在30人左右,理論教學中分成四個教學項目:(1)發動機項目;(2)底盤項目;(3)液力液壓項目;(4)挖裝作業項目。每教學班級按教學周次進行輪流作業,在每個項目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項目內容,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四 “理實一體化”教學組織管理
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突出學生主體,學生要“動”起來,不再像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聽教師講課、記筆記。“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工位不夠的情況,比如工程機械駕駛這門課程的教學,學校挖掘機和裝載機的實訓,因為實訓的安全性,實訓指導教師每次只能分別指導一人操作,其他學生只能觀看或討論正在操作的同學,并且學生的接受能力與興趣也會略有差異。這樣就會出現一些學生在挖裝場地內說話或亂跑,甚至打鬧,對課堂紀律產生一定影響,甚至會出現一些安全事故,這些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嚴重影響。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因素,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除了有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加強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嚴格管理課堂紀律,對學生的各項操作練習合理安排,維持好課堂秩序。只有嚴格的管理和科學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考核與評價
一個好的考核方法對于學習一門課程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標準。
“理實一體化教學”應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甚至可以超過70%。而平時成績是由多次實際操作測試、作業以及平時操作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職業素質等成績構成的,這樣學生對平時成績的壓力要更大一些,每一個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對小組學員進行總結、考核和評價,肯定成績,交流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供反饋信息,引導學員認真總結實訓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幫助學員進一步提高實踐經驗,形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理實一體化”與理論教學考試不同,“理實一體化”采用學生動手、筆試、口述的方式進行,綜合考核學生在“理實一體化”過程中的掌握能力。
六 理實一體化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理實一體化”不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形式上的簡單組合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是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師每堂課都要有明確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
2.不能輕視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
“理實一體化”加大技能的培養力度,淡化理論教學,并不等于是拋棄了基本知識的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目的是為實踐服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不能盲目削減理論課時,大面積增加實踐課時,將理實一體化簡單理解為教學實踐化,而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理論認知基礎上的,這將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另一方面是教師的理論水平不夠造成的。
3.理實一體化教學不能替代綜合實訓
“理實一體化”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要讓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全面掌握和整體提高還是離不開教學后期的綜合實訓。綜合實訓是“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的綜合總結,把每個項目的內容進行綜合,進行全面分析、了解,才能合理排除機械故障。
總之,“理實一體化”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適應了職業教育教學的特色,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分析,并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進一步豐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內涵,從而為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建高.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構建淺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5):91~92
[2]禹祿君.探究理實一體化教學新模式[J].長沙通訊技術學院學報,2008(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