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職學校一線教師,經常聽到老師對學生的抱怨:“他們上課無精神,不注意聽講,平時厭學貪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對自己沒有任何約束與要求,學習上鉆勁不足,惰性有余,不勤于思考,急功近利,與以前中職生的形象相差甚遠。”這些表現背后反映出中職學生學習動機不足。
一 中職學生學習動機現狀
首先,學習目標不明確。調查顯示,63.41%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而且有54.74%的學生忽略老師授課過程中所提出的具體教學要求或教學目標,缺乏學習動力。其次,學習興趣不濃厚。很多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愉快和輕松的感覺,把學習作為不得已而為之的苦差事。再次,學習動力不足。受社會和家庭等消極因素的影響,一部分學生厭學,根本認識不到學習與自己終身發展的關系,更談不上為國家和社會學習,把就業的出路寄托在父母身上,有些學生甚至沒有學習動機。最后,學生自卑心理嚴重。調查表明,52.65%的中職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情緒緊張,常擔心被教師提問。這類學生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較重。
二 中職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原因
1.內部原因
首先缺乏理想和目標,部分中職學生看重的不是實際智能的提高或求知欲的滿足,而是期望逃避懲罰,達到學習要求的底線,把通過考試獲得文憑看成最大、最長遠的目標,自我效能感低。中職學生中普遍存在學習信心不足,成就動機較低的狀況。學習的困難加深了學生的自卑心理,自卑又促使學生逃避學習,對所學專業缺乏興趣。有些學生本身愿意學些技能,但在報考專業時,父母包辦,所選專業并非自己喜歡,學習一段時間后覺得沒有新鮮感,就完全放棄了。對學業成敗不能正確歸因,多次失敗的教訓和受指責的經歷,使他們趨向于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更傾向歸因于不可控的能力差,任務難等因素。
2.外部原因
家庭環境因素,一是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關心過程,導致學生消極對待學習;二是父母自身素質不高,平時生活中缺乏積極向上的榜樣作用。學校因素,一是專業設置本身與社會發展相脫節,學習內容和現實之間脫鉤;二是管理和教育模式陳舊,缺少自主成長的空間;三是教師教學方法簡單陳舊,不能因材施教,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社會因素,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某些不正之風以及社會道德水平滑坡等,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消極的影響。
三 中職學生學習動機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1.抓好入學教育,是激發中職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
入學之初,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和失落心理,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學校發展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片,介紹學校和專業發展的歷史,以及所學專業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同時,請優秀校友回校做報告,用校友的成功經歷激勵學生發奮學習,使學生對職校生活產生直觀感受,對未來學習生活產生興趣。
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
第一,信任與尊重學生。中職學生由于讀書的經歷中經受許多的挫折,心理上有些自卑,不夠自信,他們內心渴求得到別人的認可和信任。作為老師,要相信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優異的成績,找到自己的發光點。老師在對待學生的想法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給予引導、鼓勵。
第二,嚴愛有度。學生的思想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們難免會在學習中有不理智的行為,面對一些原則性的錯誤,老師要堅持原則,絕不讓步,讓學生知道對錯,但對于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老師則給予適當的空間,讓學生有反思改進的機會。
3.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第一,從目標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心理學家認為:目標是個體在動機性活動中努力追求的結果。學生從入校開始,老師就讓學生明白將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目標越明確、越具體,定位越準確,越能促使個體為達到目標而努力。
第二,從需求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中職學生學習動機不強,是歸屬和愛的需要長期沒有得到滿足,導致他們缺乏安全感和信心面對學習。要喚起這些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著重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做學生的益友良師;二是善于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經常表揚和鼓勵學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第三,從教學方法導向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中職學生喜歡憑直覺來感知事物的好惡,他們常常對新穎的東西、變化的東西、相互矛盾的東西感興趣,因而,教師教學時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形式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維持好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調動除了老師的引導,強化外,學生自己對學習結果的感受也是重要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習對老師的依賴比較多,到了中職學校,老師已經不再像初中那樣仔細講解作業,就要教會學生如何自覺學習。學生一旦有了學習的自覺性,就會促使他們認真學習最終達到預期的目標。
5.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強化學習動機
中職學生厭學,學習動機不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引導學生正確分析這些原因,學生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失敗,找到失敗的原因,找到自己改進的方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教學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準確地把握教育對象的變化,找準工作的著力點,惟其如此,才能行之有效地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歐惠平.中職學生學習動機激發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2]徐乃香.論中職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D].首都師范大學,2008
[3]全建榮.論中職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0(3):172
[4]李鳳香.關于中職學生學習動機及其成因的調查[J].職教論壇,2011(17):111
〔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