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資本強調個體的積極方面,從韌性、希望、效能、樂觀四個維度著重凸顯人的積極品質,是一種個體面對工作、績效、抉擇等的心理狀態。當下中國面臨著護工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問題。心理資本理念為護工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心理資本 護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90-02
據《中國衛生年鑒》統計顯示,中國護工缺口很大,醫護學院畢業學生不愿意做護工;另一方面護工待遇低下,勞動強度大,離職率高等問題層出不窮。除了體制的原因外,護工在管理上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更改陳舊的管理理念,引進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護工的職業忠誠度勢在必行。因此,在護工的管理上引入心理資本理念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 心理資本的內涵及意義
Luthans等心理學家在2004年積極心理學思潮的影響下,首次提出了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的概念,是指人體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也就是個體在組織中產生積極行為的心理狀態。在心理資本上取得良好表現的個體在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有良好的績效表現,也就是說心理資本和個體的績效表現呈密切相關。所以通過有效的方法提高護工的心理資本水平,能夠達到提高護工工作績效的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護理管理者通過重視護士內心深處潛能和原動力,在干預或培訓的基礎上可以提升護士的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有四個成分,分別是效能、韌性、希望、樂觀,而且四個成分具有協同作用。效能就是自信,指的是在面對任務時,個人付出努力、有成功挑戰任務的心態;韌性即抗挫折能力,人體遇到問題或逆境時,能夠很快恢復和采取變通的方法實現成功;希望就是積極尋找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一種心態;樂觀就是一種積極歸因的態度。值得強調的是四個因素之間有一定的協同作用,也就是說,心理資本是綜合型的心理素質。
二 心理資本應用到護工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心理資本開辟了醫院管理者的新視角。原來依照目標管理或責任制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只關注任務本身,沒有照顧到管理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人的問題。心理資本從四個維度為管理者提供了積極健康全面的管理新思路。
1.心理資本理論為醫院管理者開辟了新的管理理念
作為醫院管理者往往從目標或者責任的角度思考護工的工作能力,很少從護工自身的興趣、動機、性格上的韌度考慮來分配任務,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護工的職業倦怠。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各維度(樂觀與成就感低落相關性除外)呈顯著負相關。
醫院管理者調整責任制、目標管理模式,從心理資本角度培養護工對職業的忠誠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從淺層需求調整到深層需求,促使護工個人成長和成熟,促使責任感和職業忠誠度內化為自己的信仰。這樣醫院管理者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保障護工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2.心理資本理論為護工開辟了新的職業指導理念
目前,護工行業面臨的問題很多,除了體制上對護工行業沒有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導致護工社會地位低下、收入低之外,護工個體的發展也受到很大的阻礙。所以,護工人員缺口大也就正常了。
心理資本強調個體的積極方面和優點,面對逆境的能力,在應用中我們可以把心理資本理論和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相結合,根據護工個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護工個體發展給予科學理性的建議。
三 醫院管理工作中護工心理資本的開發途徑
心理學家Luthans指出,心理資本的四個維度是動態的,發展的,也就是說韌性、希望、樂觀、自我效能是可以通過培訓或者開發提升的,相應的心理資本也就會變強。在護工的管理中,通過開發相應的課程或培訓,可以促使護工有良性的心態,提高對職業的忠誠度。
1.心理資本理論可以為護工離職、職業倦怠提供預警機制
心理資本是個體的積極健康素質,當個體在面臨壓力或者心力衰竭的情況下,在心理資本量表測試上會有一定的低分表現。葛操等人的研究證明,醫生中普遍存在工作倦怠程度較高的情況,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程度有間接的預測作用。心理資本同樣對離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尹斐等人的研究顯示,心理資本對離職傾向的影響呈現顯著的負相關,即心理資本水平越高,離職傾向越低。通過心理資本量表以及相應的甄選方法建立護工人員的預警機制,可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培訓和拓展項目,提升護工的心理資本水平,培養護工對醫院的忠誠度。
2.心理資本課程的開發能夠增強護工的工作滿意度
Luthans指出,心理資本通過培訓或者開發是可以提高的,心理資本作為一種動態的心理素質,是可以培養和開發的。劉雪松等研究顯示,護工的心理資本對工作滿意度有正性影響。賀曉梅通過一年的實證研究,針對ICU護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與講座、心理應激訓練、構建支持系統和人性化管理等手段,可以很好地化解護工的壓力和精神緊張,起到有效的增強心理資本水平的效果。各醫院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開展各式各樣的心理資本課程培訓,提高護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績效,促進護工個體長成。
參考文獻
[1]Luthans F,Lnthans KW,Lathens BC. Positive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1):45~50
[2]李東美、闕虹霞、徐凌麗等.護士心理資本對工作績效影響的相關研究[J].中國實用雜志,2011(31):57~58
[3]葛操、李琳、郭卉等.醫生心理資本結構及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72~175
[4]劉雪松、蒼爽、劉靜等.護理人員心理資本對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的影響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3(6):381~282
[5]賀曉梅.提高ICU護士心理資本的干預措施及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3(l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