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之前,我一直反反復復的問自己,考進去了會不會跟不上大部隊的學習。雖然少了點自信,但我還是通過專轉本的途徑2013年順利的考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就讀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專業。
同學——一生的寶貴財富
大學同學及朋友,是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重要性僅次于親人。無論何時何地,你都有可能獲得來自同學的友情、幫助與安慰。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是一幫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很多人的一生的成功,都是因為一個志趣相同的優秀同學。
大學的意義在于個人。我讀大學是為了深造,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而身在大學,可以做的事情也的確很多,我通過參與各種活動,社團來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了。大學是我從學生到社會人的一個過程,在大學要學的不僅僅就是課本中的知識了,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學會一門生存的技能,為未來打個好的基礎。要知道,剛剛畢業,文憑是有用的,但是畢業幾年后,公司企業更側重于個人的能力與經驗程度。
獨立思考,學會全方面看待事物
大學環境比較寬松,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這鍛煉了我的獨立性。這種鍛煉是必要的,因為每個人早晚要獨立生活。當然一開始,有些不適應,甚至覺得會無所事事、浪費光陰,但這是提高獨立能力的必經之路和代價,由此自己認識到了光陰的可貴。有了思考自己、思考社會的時間,我可以對各種社會問題給出自己的見解,漸漸明白了社會與人性的復雜性、多面性,更加理性了。
知識就是力量,永不過時的箴言
實際上,進入大學更多的是實踐鍛煉,但獲得知識仍是重中之重的關鍵。對所學的專業,我是屬于跳出大專階段的熟悉領域,進入了工商管理這一陌生的范圍,自己深深體會到了什么是無知,從理論知識到技能流程,我一一去接觸、轉化成自己的能力,一切比之前了解的越來越多。我很認真地去度過每一天,而收獲頗豐。理工科的學生,學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東西,經濟社會的高端產業是金融與投資業,沒有知識的人,是做不來的。而我可以有底氣地說:我可以。
學歷與文憑,我更注重能力
我相信,學歷的高低不等于成就的高低。我看待自己的大學生涯時,覺得大學起碼給了你一張文憑,有了這張文憑,你才有資格到那些大公司和政府機關應聘,而在初次就業的時候,學歷決定了你大致能從事哪個范圍內和層次內的工作。但這僅僅是起步,能在職場上走多遠,決定性因素是個人能力,所以我在大學里制定了個人發展規劃,每一年每一學期每年做什么,都按照計劃一步一步來。就拿薪金來衡量,2012年工資調查報告表明,學歷高的人平均工資未必是最高的。
人際交往,就是一門社會關系學
在大學里,所有的人際關系都要自己來處理。學校雖然比社會單純,但已經是相當復雜——同學關系、室友關系、師生關系、男女關系、貧富關系,處理好這些關系,是需要能力的。比如我代理班干部,需要按照導師們的要求,協調各位同學完成學科任務,而在組織活動方面,眾口難調也是考驗人際交往能力的敏感問題,你在學校處理關系的經驗與教訓會對你走上社會帶來幫助。
雖然我們的人生道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大學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知識改變命運是真實的,這還需要自己能不能在知識中領悟智慧,在智慧中找到機會,在機會到來時抓住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