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仁孝維系家國和諧

2014-04-29 00:00:00吳同和
船山學刊 2014年1期

摘要:

“仁”與“孝”,相通互補,幾囊括人類全部美德,同為儒家倫理思想之本源。故此,施仁行孝,非特為百姓做人之最高標準,亦帝王治國,維系家國和諧之重要保證也!作為中華道德文明始祖,舜帝一生,始終踐行個人身心道德之“誠”、家庭道德之“孝”及社會道德之“仁”;最大限度地維系了家國和諧,予繼踵者和百姓萬民以無盡教益。

關鍵詞:虞舜;仁;孝;家國和諧

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4-7387(2014)01-0095-05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屈萬里先生《“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有個重要命題,極有見地:“‘仁’這個概念經過孔子的闡述以后,幾乎包括了人類的全部美德,成為做人的最高標準。”

“仁”,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親愛。孔子將“仁”作為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所創建的以“仁”為核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品行在內的倫理思想體系,一直規范著人們的道德行為。因“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一直被視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美德,故“孝悌”自然被認為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論語·學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1]儒家以為,君子應專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會形成;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孝經·三才》曰:“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2]在孔子看來,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運行,地上萬物自然生長,是人類最首要的品德。

《孝經·開宗明義章》曰:“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

《論語·學而》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4]

《朱熹集注》引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大戴禮記·禮三本》曰:“禮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焉生?無先祖焉出?無君師焉治?三者偏亡,無安之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也。”[5]

湖南省舜文化基地首席專家陳仲庚教授《舜文化傳統與和諧境界·“孝”以齊家與家庭和諧》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學為核心的,而儒學的核心是仁學,仁學的核心又是孝道,所以孝道幾乎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DNA’。”[6]

當代學者張京華教授《湘楚文明史研究·虞舜論·說孝》指出:“‘孝’的推廣義,學者謂‘仁’之一字,可以為一切美德的總稱,‘孝’亦同之。”[7]

故此,“孝”及由此而衍生的孝道文化是一個復合概念,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禮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從敬養層面分析,“行孝”可概括為十二個字: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

《論語·為政》析“敬親”曰:“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8]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不但要“養”,更重要的是“敬”和“愛”;養而不敬,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呢?《禮記·祭義》對“孝”做了界定:“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9]

所謂“諫諍”,則要求子女能直言相諫。《孝經·諫諍》曰:“昔者天子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10]

或曰:“孝”乃儒家倫理思想原點。持此論者以為:

其一,“孝”以家庭為中心,行孝之個體可以通過自我修養,擴展到家庭以外的國家和社會。

其二,《論語·學而》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祀祖先,可使民風歸于淳厚,可將孝敬父祖之心擴充延展而至于國家天下,從而達到視國如家的人情和諧之境。

其三,孝,首先能“齊家”,實現家庭關系和諧;進而可“治國”、“平天下”,以臻于國泰民安。故“孝”意識之延展,關乎家國和諧倫理建設。

其四,和諧社會的倫理建設將人作為宇宙的創生者,恢復其源初性“仁”心,回歸儒家“孝”意識本原。如此,宇宙之道和個人之德便可磨合,從而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或曰“和諧”),使個體之“仁”與宇宙渾體之“仁”默契相通,從而建立人與人之間連貫的心通,建立人與社會、世界通達不二的和諧關系。

闡析至此,而“‘孝’乃儒家倫理思想原點”之命題,庶可立焉!

要之,“仁”與“孝”,相通互補,幾囊括人類全部美德,同為儒家倫理思想之本源。故此,施仁行孝,非特為百姓做人之最高標準,亦帝王治國,維系家國和諧之重要保證也!

作為中華道德文明始祖,舜帝一生,始終踐行個人身心道德之“誠”、家庭道德之“孝”及社會道德之“仁”;最大限度地維系了家國和諧,予繼踵者和百姓萬民以無盡教益。

《史記·五帝本紀》曰:“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岳咸薦虞舜,曰可。于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11]舜帝施仁行孝,終獲堯帝信任,為四岳舉薦;執掌國事后,恭謹劬勞,再接再厲,解慍阜財,內圣外王,令家國和諧,久之而為圣人矣!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作為中華民族人文道德始祖,他所推行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常之教,不僅使尚處于蒙昧狀態的華夏先民有了各居其位的家庭秩序,最大程度地優化了先民生存環境,而且為剛蟬蛻于母系社會的人群跨進文明門檻做了必要準備。由于舜帝對中華文明所做出的貢獻前無古人,因而他在華夏子孫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上自君王公侯,下至黎民百姓,對其道德仁愛之心、孝悌溫良之德、禪讓恭謹之舉及勤勉劬勞之行,無不景仰;對其“重瞳”之異,“躬耕歷山,象耕鳥耘”之奇,娥皇女英“千里尋夫痛悼舜帝,灑淚而染成斑竹”之說亦深信不疑!

古人將堯舜視為圣王,而且往往是堯舜并稱;但事實上,堯不能為而舜能為之,堯未能成而舜能成之。在道德與政治的結合中,舜帝居“圣人”之中,承堯傳禹,地位尤為特殊:他以道德為本,身體力行,終成內圣外王的煌煌大業,為萬代敬仰。《尚書大傳》贊曰:“舜不登而高,不行而遠。”《論語·為政》亦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不謬也。

民國時大學者柳詒徵(1880—1956)在《中國文化史·緒論》中斷言:“吾民族創造之文化,富于彈性,自古迄今纚纚相屬,雖間有盛衰之判,固未嘗有中絕之時。”[12]溯洄考證,乃知虞舜道德文化有如一條綿綿不絕的紐帶,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堪稱“未嘗有中絕”文化長河中之悠悠一脈;而產生、發展且綿延了四千多年的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道德之源也!它哺育了世代華夏兒女,最終積淀為一種民族心理,構成了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我國的人倫道德,始于虞舜時代。虞舜出身低微,其父瞽叟心地狹窄,后母言不及義,嚚悍卑劣,同父異母弟象,生性狂傲驕縱;瞽叟疼愛象,常欲殺舜。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親善友愛,孝悌德行天下聞名。《史記·五帝本紀》載:“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后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后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懈。”[13]漢代著名學者皇甫謐(215—282)《帝王世紀》云:“其母早死,瞽瞍更娶,生象,象傲,而父頑,母嚚,咸欲殺舜。舜能和諧,大杖則避,小杖則受。”[14]為避后母與生父加害,舜流離而至雷澤等地……盡管如此,舜仍然寬容大度,不忘孝敬父母、愛護弟象及妹敤首。父母去世,予以隆重安葬;“封象于有鼻”。其恪守篤親盡孝、寬厚仁慈之德行,前無古人也!

舜帝的孝行說明:孝道重于治道,道德教化重于國家治理。在由野蠻社會向文明社會進化的轉折時期,“孝”是當時社會文明的標志,也是社會第一美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家庭》指出:“親屬關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蠻民族社會制度中起著決定作用,因此,我們不能只用說空話來抹煞這一如此廣泛流行的制度的意義。”[15]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正是這種對蒙昧或野蠻狀態起決定作用的親屬關系,引導著原有的氏族公有制經濟向家庭私有制經濟演變。

虞舜的貢獻是:將仁孝倫理道德正式上升為社會共同規范,使之成為構建文明社會的基本單元。舜帝篤誠孝悌,以德報怨,從孝順父母,友善兄弟的孝悌之道出發,首倡“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教,闡析了“家即國,國亦家”的理念。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從《周禮》到孔孟儒學,乃至儒釋道合流的教化思想,諸如“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甚至“三從四德”等一系列倫理道德的建立,尋根溯源,其皆自之虞舜仁孝!

從修身角度考量,舜帝之所以在先秦儒家心目中被奉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誠信。《荀子·堯問篇》有一段話:“堯問于舜曰:‘我欲致天下,為之奈何?’對曰:‘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執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誠盛于內,賁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16]大舜觀點十分明確:治理國家,只要堅持專心一意而沒有過失,做細小的事從不懈怠,忠誠守信而不厭倦,那么天下人自然會歸順。舜執掌天下后幾十年,考察百官時,也要求臣下須“明誠以功”、“德允元”。這以誠信為本,與人為善的德行,感化了臣民百姓;全國上下,競相效仿。《孟子·盡心上》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17]

從齊家角度考量,“孝”是儒家極力倡導的主要道德規范,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上古社會,“孝”位居其他道德之首,統帥并制約其他道德行為。舜帝是躬行孝道的楷模。由于他“以孝烝烝”,對上盡孝子之道,對下盡兄弟之道,對妻盡夫君之道,故能化解家庭復雜矛盾,致使家庭和睦。其人格品德,為他治理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孟子感嘆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18]

從“治國”、“平天下”角度考量,舜帝早年行孝,乃此后施仁行政之基礎,“先小家后國家”之能量積貯也!夫行孝悌之道,為求一家之和諧;施仁政之道,為求一國之和諧也!《孟子·離婁上》曰:“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19]陳仲庚教授認為:“‘教’與‘養’的結合,其實也就是‘國’與‘家’的結合,中國的家與國之所以能結合成一個整體,就因為有親親之孝的原則作為其連接點,即從孝出發歸結于治。”[20]此言得之。

施仁行政的最高境界是“內圣外王”。“內圣外王”體現在“事親、施仁、言語、知之、現實、回游”等六個方面,即“始于孝悌,終于仁義,現乎言行,達于智慧,成乎君子,傳之弟子”也!

虞舜是踐行“內圣外王”的楷模。《中庸》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21]《荀子·非十二子》曰:“圣人之得勢者,舜禹是也。”[22]

如前所述,虞舜“內圣”之德,已臻至境;而其“外王”之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打造國家機器

作為圣人的舜,具有非凡的號召力、凝聚力與感化力。對此,古代典籍多有記載。《尚書·舜典》贊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于百揆,百揆時敘;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23]《孟子·萬章上》曰:“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24]《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篇》曰:“其遇時也,登為天子,賢士歸之,萬民譽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無不戴說。舜自為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25]

史載,堯帝命虞舜任司徒,舜不負厚望,制定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基本道德準則,即“五典”,使之成為百姓日常生活指南,很快為天下百姓普遍遵從。此后,儒家將“五典”改造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五倫”,使之成為中國君臣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上下一致遵守的準則。堯帝讓虞舜去處理百官的事務,舜處理得井井有條;令其管理四方諸侯的外交事務,諸侯們心悅誠服;令其考察山林川澤,遇到了暴風驟雨,他也能做到氣定神寧,從不迷失方向……經過三年考察,堯帝認定虞舜有德有才,可繼承帝業,于是禪讓,決定讓虞舜“攝行天子之政”,自此,開啟了“堯天舜日”時代。

舜從代堯“攝行天子之政”至為帝為君,凡39載。他始終堅持恭謹勤勉,以德治國;為“解慍阜財”,他殫精竭慮,身體力行。當政后,承前啟后,實施了推行五教,分職善任,穩定農業,匡劃九州,貢納賦稅等五大政略,完成了古代國家社會的基本構制,成就了“內圣外王”的偉業。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易洛魁人的氏族》曾這樣描述氏族制度:

這種十分單純質樸的氏族制度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沒有軍隊、憲兵和警察,沒有貴族、國王、總督、地方官和法官,沒有監獄,沒有訴訟,而一切都是有條有理的。一切爭端和糾紛,都由當事人的全體即氏族或部落來解決,或者由各個氏族相互解決;血族復仇僅僅當作一種極端的、很少應用的手段……一切問題,都由當事人自己解決,在大多數情況下,歷來的習俗就把一切調整好了。[26]

在氏族社會,“一切問題,都由當事人自己解決,在大多數情況下,歷來的習俗就把一切調整好了。”但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問題”越來越多,“當事人”已無法解決;于是,新的管理機器應運而生。作為部族聯合體的最高首領,堯舜禹周圍便有了許多各司其職的公職人員,如四岳、十二牧,以及司空、司徒、百工、虞、秩宗等等。《尚書·舜典》載,堯舜禹等部族聯合體的最高首領,掌握著一些重要職權,這些職權要比部落聯盟酋長的職權重大得多。整個管理機關,組織嚴密,分工細致,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有似于后世的國家機關。

《史記·五帝本紀》曰:

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 于是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27]

于此可知,古代國家機器的雛形及其功能,早在舜帝時代已基本完成,且極有影響力。舜帝設立諸官體制,表現為制約百官群臣的專制君權;敞開四面城門以暢通四方,廣開言路。《史記·五帝本紀》曰:“乃至于文祖,謀于四岳,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28]交待臣子“女無面諛,退而謗予”,這對于堅持將德行作為“外王”的前提,堅持以德完善自身人格,意義重大。“于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29]舜帝治國安民,懲惡揚善,恩威并施,得到老百姓擁戴。

曰:舜治天下,入家國諧和、“內平外成”之境,良有以也!

2.造福百姓萬民

晉代崔豹《古今注·輿服》云:“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咨有十二牧。”[30]這幾句話,概括了舜帝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以德治天下,實行仁政,造福百姓萬民的為政之道。

為穩定農業,掃除自然障礙,虞舜高瞻遠矚,任命大禹治水。禹導通了九大山,整治了九大澤,疏浚了九大河,使農業生產有了一個較為適宜的自然環境,使上古先民順利地進入了農耕社會。

在百姓豐衣足食后,舜帝很注意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竹書紀年》云:“舜作室、筑墻、茨屋、辟地、樹谷,令民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并時刻注意教化百姓,采民風,制簫律,作韶樂,去除其陋習。舜還以身作則,勸導百姓節儉。《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慎人》云:“舜之耕漁,其賢不屑,與為天子同。其未遇時也,以其徒屬掘地財,取水利,編蒲葦,結罘網,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凍餒之患。”[31]惟其如此,帝舜才能成為上古帝王的典范。

縱觀舜帝一生,勤政愛民,施仁行孝;家國有祥和之兆,百姓無凍餒之虞。然則“內圣外王”之道,虞舜踐之矣!

《孟子·離婁上》云:“規矩,方員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32]

周《謚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明代程登吉《幼學瓊林》曰:“圣人出,黃河清。”幾千年來,舜帝所創造的道德文化世代相傳,山岳般巍巍屹立于中華大地。由于舜帝一生施仁行孝,內圣外王,推行道德教化,當時社會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團結。這前所未有的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政治局面,就是后人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即儒法墨道諸家所津津樂道的“大同世界”。

令人深思的是,社會發展,歷史演進而至于今,舜帝之明德、孝行,仍然影響、甚至規范著當代中國人的言行!

2005年9月15日,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在湖南寧遠九嶷山隆重舉行。拜殿楹聯“至孝千秋一德,篤親萬里同風”,乃前國民黨元老、96歲高齡的陳立夫先生親筆題寫。2012年9月28日,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又一次在寧遠九嶷山隆重舉行,省長徐守盛主祭,誦曰:“偉哉帝舜,照臨八荒。肇華夏文明,基大同主張。行至孝以感嚚頑,德純備而敘倫常。耕稼漁陶,民享安康。居百揆,職事時敘;賓四門,和諧萬邦……”其聲洪亮,其情真切,予百姓學人以鼓舞思考矣!

要之:舜帝施仁行孝,集諸多美德于一身,乃道德人倫之楷模、“修身”“齊家”之樣板、“治國平天下”之圣君;而以虞舜道德思想為核心之中華傳統文化,乃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之不竭動力也!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凝聚民心僑心,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維系家國和諧,均須弘揚大舜精神!

【 參 考 文 獻 】

[1][4][8][9][17][18][19][21][23][24][32]陳戍國點校:《四書五經》,岳麓書社1991年年版,第17、18、19、607、129、121、100、9、216、108、95頁。

[2][3][10]《孝經》,《影印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549、2545、2585頁。

[5]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7頁。

[6][20]陳仲庚:《舜文化傳統與和諧境界》,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9、89頁。

[7]張京華:《湘楚文明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11頁。

[11][13][27][28][29]司馬遷:《史記》,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5、5、7、6、11頁。

[12]柳詒徵:《中國文化史》(《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2頁。

[14]皇甫謐:《帝王世紀》,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11頁。

[15][2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機器》,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94頁。

[16][22]梁啟雄:《荀子柬釋》,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26、413頁。

[25][31]《呂氏春秋集釋》(下),中國書店1985年版,第26、26頁。

[30]崔豹:《古今注》,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頁。

(編校:余學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91亚瑟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91亚洲免费视频| 在线无码私拍| 亚洲人成网址|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jizzjizz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色网站|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97se亚洲| 日韩午夜伦|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第一成年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精品页| 欧美一道本|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av毛片| 色网在线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自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 国产爽爽视频|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欧美一区福利|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69综合网|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18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日韩视频免费| 色综合天天操|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啪啪|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