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棕櫚仁粕分別作如下處理,未做任何處理的棕櫚仁粕是PKM-a;果膠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櫚仁粕是PKM-b;去皮+果膠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櫚仁粕是PKM-c。測定棕櫚仁粕三種處理后對肉仔雞表觀代謝能(AME)和校正代謝能(AMEn)的影響,結果顯示,PKM-a組和PKM-b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不顯著(P>0.05),PKM-a組和PKM-c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極顯著(P≤0.01),說明棕櫚仁粕去皮后添加甘露聚糖酶能顯著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和代謝能利用率。
關鍵詞:棕櫚仁粕;肉仔雞;代謝能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12-0052-02
棕櫚仁粕不含有黃曲霉素,帶有巧克力味,含有較高的粗脂肪,作為飼料時適口性較好。化學分析顯示,棕櫚仁粕含粗蛋白14 %~21 %、總能為4 998 kcal/kg、粗纖維小于 21 %~23 %、脂類含量8 %~17 %、粗灰分約3 %~6 %、水分11.43 %、無氮浸出物54.62 %和還原糖2.87 %[1]。棕櫚仁粕的營養成分報道有差別,這可能與它的品種來源、收獲期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關。棕櫚仁粕含有豐富是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遠高于玉米,而且氨基酸含量較平衡,有資料顯示,經處理后的棕櫚仁粕,氨基酸利用率也較高;棕櫚仁粕富含各種維生素,特別是B組維生素和維生素E含量較高,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如磷、錳、鐵等[2]。眾多資料顯示,用棕櫚仁粕可代替部分玉米,不僅很大程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拓寬了飼料原料來源,補充飼料原料的缺乏,棕櫚仁粕略帶有巧克力氣味,適口性好,但含有抗營養因子甘露聚糖,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率不高[3]。本試驗研究在棕櫚仁粕用甘露聚糖酶處理后添加到肉仔雞日糧中時對代謝能的影響。
1 材料和方法
1.1 棕櫚仁粕和甘露聚糖酶
三種棕櫚仁粕(PKM)分別作如下處理:未做任何處理的棕櫚仁粕是PKM-a;果膠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櫚仁粕是PKM-b;去皮+果膠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櫚仁粕是PKM-c。試驗所用的甘露聚糖酶由市場采購。
1.2 實驗動物
試驗選用14日齡的健康三黃雞肉仔雞,由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種雞場飼養。
1.3 實驗時間
在21日齡之前,所有肉仔雞飼喂全價日糧,21 d~35 d飼喂實驗日糧,肉仔雞自由采食。
1.4 基礎日糧及營養水平
基礎日糧及營養水平見白表1。
1.5 試驗雞的選擇與分組
選取體重接近、28日齡的192羽三黃雞,分四個處理組,一處理組飼喂基礎飼料,其余三個處理組飼喂試驗飼糧。每個處理組有8個重復,每個重復為一籠,每籠飼喂6羽肉仔雞。在實驗期間,所有動物自由飲水、采食。實驗飼糧制中添加0.5 %的TiO2作為內源性指示劑。
1.6 飼養管理
所有試驗肉仔雞由同一飼養員飼喂,每天按規定量給料4次,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保持舍內衛生清潔,定期沖刷水槽和料槽,定期進行舍內外環境的消毒,每日光照時間1~3日齡為24 h,4日齡23 h,5日齡防疫后2 d為19 h,之后執行每天18 h至實驗結束,預試期7 d,正式期7 d。
1.7 采樣
測定表觀代謝能和氮矯正代謝能所需樣品,35日齡時,所有肉仔雞以重復為單位采用頸椎錯位致死,以采集回腸食糜用來測定回腸消化能。剪取回盲瓣至卵黃憩室處回腸段,用蒸餾水緩慢沖出回腸食糜,收集到樣品袋中,并經冷凍干燥后在(-20 ℃)冷凍存儲,以分析二氧化鈦含量來測定總能。
28~35日齡,采用糞板収糞,每日2次,混勻后稱重,采樣低溫保存。以分析糞能和尿能。
1.8 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時,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顯著性水平為P<0.05。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三種處理棕櫚仁粕(PKM)的代謝能見表2。
測定結果顯示,兩種測定方法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但全收糞法測定結果均低于指示劑法,可能是由于収糞時糞便中摻入飼料及脫落皮屑所致。PKM-a組和PKM-b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不去皮的棕櫚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效果不明顯,而PKM-a組和PKM-c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極顯著(P≤0.01),說明棕櫚仁粕去皮后添加甘露聚糖酶能顯著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和代謝能利用率。
PKM的新陳代謝能值廣泛,從最低6.19 MJ/kg到9.46 MJ/kg,在本研究中為8.7 MJ/kg。這可能是由于飼料當中的油分含量不同,區分在油分的提取過程中[4]。高能量的代謝能值由于高的油分含量在榨油后,持續停留在棕櫚核仁油中。在本實驗中不同代謝能值含量有助于不同日齡階段的肉仔雞生長。
3 討論
3.1 表觀代謝能和氮校正表觀代謝能
肉仔雞營養學首先研究能量代謝。目前,我國雞飼料有效能大部分以AME表示,家禽飼料消化吸收中,伴隨著氮沉積,測定飼料代謝能時,含氮量不同,氮沉積量也不同;試驗雞不同氮沉積不同。將代謝能校正到零氮平衡狀態可以準確表示飼料完全作為能量來源的能值[5]。代謝能的氮平衡校正現在已經被廣泛采用,NRC(1994)也采用氮校正代謝能。
AME和AMEn的數量關系取決于RN,RN可為正值也可為負值,RN越小,AME和AMEn的差異就越小,當RN﹥0(自由采食的肉仔雞)時,AME﹤AMEn;當RN﹤0時,AME﹥AMEn。研究中,采用處于生長期的肉仔雞,測定的RN值均大于0,測定的AMEn平均值的標準誤小于0.2,而AME平均值的標準誤在0.15~0.33之間,進行氮校正降低了AMEn的變異[6]。筆者測定的氮校正代謝能接近表觀代謝能的95 %,這與Shannon等提出的氮校正使飼料的代謝能值降低5 %基本一致。Leeson等認為,對于生長旺盛期的肉仔雞作為試驗動物,進行氮校正很有必要。
3.2 表觀代謝能和校正代謝能的比較
與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素化驗數據比較,測定AME和AMEn值都偏小,可能與棕櫚仁粕的來源不同,去油方式不同所致,這與報道一致。但AMEn值更能準確表示家禽對棕櫚仁粕代謝能,這與其他報道一致。家禽飼料代謝能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測定方法、飼料配制及試驗動物等,所有影響消化吸收的方式均影響代謝能值測定[7]。
3.3 測定方法比較
試驗采用2種方法進行,為全收糞法和指示劑法。采用全收糞法接近生產條件,對試禽的應激較小,但工作量大,成本高,且由于飼料灑濺及排泄物黏附,較難測定能量攝入量和排泄量,產生誤差也較大;指示劑法可以減少收集全部排泄物的麻煩,省時省力,但指示劑的回收率一般不能達到100 %,增加了試驗誤差。兩種測定方法各有優缺點,在不同試驗中可選擇性采用,但試驗中兩種方法比較,結果差異不顯著。通過兩種方法測定,進行相互印證,保證測定結果的正確性。
4 小結
研究結果表明,用AMEn值衡量棕櫚仁粕的代謝能,更具有參考價值。PKM-a組和PKM-b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不去皮的棕櫚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幾乎沒有效果,PKM-a組和PKM-c組的AME和AMEn均差異極顯著(P≤0.01),說明棕櫚仁粕去皮后添加甘露聚糖酶才具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7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