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把外界知識直接輸到心理的過程,而是以\"主體\"已有經驗為基礎,在一定情境,及社會文化背景中,借助他人的幫助而實現意義建構目的。因此,情境設計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情境是一種生動形象的場景和氛圍,可以引起幼兒的親切感和新鮮感。當幼兒進入各種有趣、生動的情景時,很容易調動大腦皮層中的優勢興奮中心,激起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創意情緒,形成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從而促使他們情不自禁、主動積極的投入整個美術活動中,認真的觀察,深入的體驗,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產生各種有創造性的想法和構思,進而創造出有創意的作品,達到最佳創意效果。
【關鍵詞】美術 創設情境 生活情境 游戲情境 故事情境
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生活情境等,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將幼兒引入美術課堂,讓幼兒用各種材料創作自己的作品,充分感受創作的快樂,并提高其繪畫技能及動手能力,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引導幼兒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無處不在的藝術元素,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真正做到\"入情境、有技能、顯創意\"。
在美術活動中如何更好地創設情境來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我認為:
1 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幼兒創造力。
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是指如自然、周圍社會生活、家庭、幼兒園等身邊的某種真實情形和場景。\"生活經驗\"是孩子創作的源泉。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經驗,才能使美術活動真正讓孩子體味生活的美,自由創造美。因此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在幼兒美術創作過程中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們不僅把日常生活的情境再現,而且對環境、場景等做了多種想象。如對生活中的真是物品及環境的寫生、對生活中發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典型場景的表現等,都可以借助真實生活的情境的引入或帶入,幫助幼兒因生活的觸發而有感而發。
如在美術活動《樹》中,正值深秋戶外一片茂密的樹林,煞是好看。我便帶領孩子們到戶外欣賞樹的美景,當小朋友看到漫天飛舞的樹葉時,他們興奮極了。\"老師樹葉好漂亮呀!\"\"老師樹干好扎手啊\"\"老師樹干好粗啊\"\"樹葉在空中飛來飛去像在跳舞\"孩子們在樹林中熱鬧地議論開了。接著我們的寫生活動\"樹\"就這樣應蘊而生,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帶著愉快地心情,豐富地情感,大膽地投入到豐富多彩地樹世界中去了。這一過程他們不僅真實地感受了樹葉及樹干的美,同時更感受到了樹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和驚喜。
如在美術活動《年夜飯》中,請幼兒講述在自己家里是如何吃年夜飯的,引起幼兒對吃年夜飯的回憶。吃年夜飯是我國傳統的慶祝新年的習俗之一。在吃年夜飯時,每個家庭都會準備豐盛的菜肴,享受快樂的氣氛。孩子們的思緒就會飛回到吃年夜飯時的場景,展開想象翅膀,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畫畫中去,體驗創造快樂
幼兒美術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幼兒充分感知、體驗、表現生活中事物的美。美術活動\"樹\"就是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加強體驗、豐富生活經驗、活躍創造思維,并在教師引導下他們仔細觀察生活,通過畫畫來表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從孩子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平時積累的生活經驗,又能看到孩子在此基礎上的大膽聯想與夸張表現。借助美術的手段,孩子們原有的經驗得到了重組、再現和拓展。
2 創設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創造力。
孩子都喜歡玩,游戲就是一種玩耍。游戲是幼兒美術活動賴以進行的最好載體。在美術教學中,能為孩子創設一個游戲化的情境,就是給他們提供一次直接接觸生活和自然的機會,使他們在動中有趣,動中有情,從而提高感性認識。
如在美術活動《魔術師的手套》中,要求孩子們用多只手套變一個物體,如果讓他們坐在教室里光憑記憶、想象去畫,或僅靠一張范畫依葫蘆畫瓢臨摹,那不僅效果不佳,更抹滅了幼兒的創造能力。為此,在畫畫前,我組織孩子們玩變魔術的游戲,讓他們親身體會變魔術的愉悅心情。他們在這種意境情緒的驅使下,展開想象翅膀,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畫畫中去,體驗創造快樂。
又如在美術活動《有趣的變臉》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照鏡子\"。孩子們非常高興,一遍一遍反復地照鏡子??匆豢寸R子中的幼兒是什么樣的,轉一轉鏡子,小臉會發生什么變化。他們努力地扇起跑泡,希望泡泡在空中存在的時間長一些。全班孩子在盡情的游戲中,體驗小臉變化的動態。做做游戲,畫畫變形的笑臉,激發了孩子從開始游戲到完成畫面,整個活動自由而不拘束,激發了他們表現形象的靈感。培養了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情感,在活動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快樂。
3 創設故事情境,提高幼兒創造力
幼兒美術活動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的想象,讓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去表現對美好事物的理解與感受。列寧說過:\"愛聽美妙故事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故事情節創設情境,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易于他們接受,特別是幼兒,尤其喜歡。孩子們愛聽故事,老師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他們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他們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不僅能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故事情節內容,而且可以在故事情節中創設自由想象的空間,這樣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個性表達與表現。
如美術活動《小老鼠與大油缸》中,運用故事創設情境。因為這個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孩子們在充滿情境的聽故事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不知不覺中會想辦法幫助小老鼠,為下一步實踐奠定了基礎,達到主動地創造表現\"故事情境想象畫\"活動模式。
再如在畫《能干的長脖子》活動中,我通過《長頸鹿的故事》啟迪,創設想象情境,及時地、進一步地打開孩子們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啟發和引導孩子們的創造思維,他們表現的欲望非常強。他們個個畫出了心中的長頸鹿及長頸鹿用它的長脖子做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總之,在美術活動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引導孩子感知生活中的美體驗活動中的快樂,還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實現整合的美育。給他們更廣闊的探索空間,引發他們的想象創作,有助于他們的美術自信心的培養,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對于孩子們來說在美術活動中運用情境性教學是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更好地進行情境性教學,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美術,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