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標管理說,化學有效課堂教學,應堅持以課堂為中心,以課程改革為載體,著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三個階段(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反思和評價)。
1 從有效備課入手
以新課程、新教材和教學目標為依據,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深廣適度、難點適中、周密合理、張馳有度。課堂教學的序、量、度安排科學。把\"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放在課內,盡量避免向兩頭延伸搶時間的高耗低效現象。教師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可接受性,既要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智力水平推上一個更高臺階,又不盲目增加課堂教學的量,不造成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變機械學習為意義學習,著力打造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教育時空,把握好教材是有效備課的前題:要從整體上認識教材并用聯系的觀點分析材料,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反復閱讀資料,確定單元和每節的重、難點。
1.1 備課目標要重實效,準確確定三維目標,體現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充分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并落實要到位。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是落實目標的關鍵。本節課合理設置了學習目標,在學習目標中用準確的行為動詞描述,如通過閱讀課本、查閱資料、回憶前面所學知識,知道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含義、作用和內容。這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不僅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還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制備氫氧化鋁的最佳途徑并設計具體實驗方案,總結歸納出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和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學會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具有分析、綜合、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及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進一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及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并且提醒學生關注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
1.2 將備課重心轉移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是有效備課的關鍵,不僅要備教師的如何教,更重要備學生如何學、學什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明確一節課知識與能力的獲得要經過哪些步驟、程序和階段,以及教學前、中、后應采用什么教法。教學方法的優化應包括教師教法的優化和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教學語言要準確、簡明、生動、有趣、富于幽默感;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主軸、訓練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從\"滿堂灌\"和\"滿堂問\"的桎楛中解放出來;課堂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
1.3 備課時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采集STS信息, 可以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受到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增大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化學知識的意識。生活中常見的\"空氣、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護\"、\"形成溫室效應的原因\"、\"化學與能源、材料\"、\"當代軍事與化學\"等問題。生活離不開化學,因此我們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盡量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增加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 教學過程實施
有效教學核心就是教學中的效益問題,教師要有時間和效益的觀念,即體現課堂講授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倡導簡潔、精煉、有效的課堂教學,優化課堂結構。
2.1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根據課題和學生特點,通過聯系實際、生產與生活、演示實驗、趣味實驗、圖像動漫、聲音等多媒體,反映事物、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2.2 目標定位、引導自學、根據教材特點,準確設計學案(包括:① 學習目標 ② 內容提綱 ③ 達標訓練 ④ 精典例題 ⑤ 變式訓練)。
2.3 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著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中獲得合法地位,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例如,\"Al(OH)3的制備\"的教學設計:環節一: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課前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思考制備Al(OH)3如何操作;課中安排了閱讀教材P72\"以鋁為原料制備Al(OH)3\"并獨立思考你對方案的看法;課后安排了鞏固練習,獨立完成。環節二:是合作學習活動,先后安排了小組內對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活動1】分組討論\"以鋁屑、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為原料制備氫氧化鋁,可能的制備方法和途徑,并比較幾種方案的優劣,從中選出最佳方案。\"【活動2】分組總結\"從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實驗方案的設計過程歸納:①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②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而且在此基礎上對應地安排了組間進行交流。環節三:安排有3個活動元,【分組討論】、 【分組總結】兩個活動元很好地對應了兩個學習目標,第3個活動元【實戰演練】為前兩個活動元進行了適當的拓展與延伸。
3 重視教學反思和評價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確認和尊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探索,這樣便于老師找到學生的不足之處。還要引導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進步。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對學生多表揚、多鼓勵,以便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信心。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既能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應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① 各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提出問題。
② 教師精講、點拔、升華、肯定學生成績,指出不足。
③ 巧設練習、完成目標,引導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案中的達標訓練、檢查評比,并補充完善。
④ 拓展訓練、提高能力、講解典例、并指導學生完成變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