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倏忽間,浦均隨吾學畫已兩年,雖未朝夕相從,然其人其畫感觸頗深。
辛卯年夏,有至友薦浦均于金陵。初見體格粗碩,質樸沉厚,所謂南人北相。及觀其畫,則細膩工致,安靜而恬淡,人畫懸殊千里。適時省廳興重大主題工程,遂指其為輔,居星湖一旬有余,作丈二匹,置陳布排,勾勒敷色,皆能彰顯原本立意。
青綠本與材質無涉,古法只在工細整飭,設色精研。浦均繪青綠山水,熟紙、仿古、金箋、絹本皆作嘗試。壬辰年取為山水畫創作博士,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始習生紙著青綠,間或攜畫來寧,筆線變化明顯,整體格局日見雄渾,其精進大出所料,每感其可為。
浦均素喜倪瓚、弘仁之平和,其心無旁騖,能沉靜安然。與其個性相合,所作山水無非近坡遠嵐、青云淡霧。垂柳古松間白鷺野鴨,往往清新田園。無博大宏偉而淡雅含蓄,逐自然本真,擢世間生趣融入冥想之境。其作品涵前人之靜謐清幽,似高雅而實平易。能變倪迂之蕭寒枯逸與隱遁出世為煦暖可親與淡然入世,體裁及境界隱顯世俗關懷。
浦均為人敦厚,處事實誠,不善言辭,遇同道相投者則滔滔不絕,懇切不避縟節,至誠殊為不易。畫乃心印,其不緩不急、細描慢寫尤見真性。
浦均好讀各色雜書,并多有汲取,作為后學,其正當力強之年,以真性入畫,假以點撥,來日可待。
(作者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