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是作為公共基礎課在大一、大二階段開設的,但在教學實踐中卻逐漸使自身步入了較為尷尬的處境。能否使大學英語教學在拓展職業能力上有所作為,并借助這一功能改變人們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認識成為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大學英語職業能力拓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03-01
目前,各個高校都把促進大學生就業作為學校辦學的大事來抓,從而無論在就業渠道拓展,還是在專業課程結構調整上都下了不少功夫。但隨著這些工作的持續推進,似乎并沒有把大學英語教學納入到拓展學生職業能力的范疇中。大學英語是作為公共基礎課在大一、大二階段開設的,但它在教學實踐中卻逐漸步入了較為尷尬的境地。因此使大學英語教學在拓展職業能力上有所作為,并借助這一功能改變人們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認知,便成為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在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上述功能之前,需要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解讀。
一、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解讀
若要建立大學英語的這一功能,首先就需要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解讀。實踐表明,職業能力可以從硬件和軟件等兩個方面來界定。
(一)學生職業能力的硬件方面:與英語相聯系的硬件方面一直被高校所重視,這一職業能力的硬件包括涉外工作崗位的方方面面。例如,聽說、書面表達、查閱英文資料等能力都成為了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職業能力要件。從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來看,許多高校都十分注重針對前兩項的教學創新,但對于查閱英文資料方面似乎力度不夠。這里需要指出,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在涉外職業能力的要求是存在差異的,理工科學生尤其需要拓展自己的第三項能力。
(二)學生職業能力的軟件方面:相對于硬件而言,學生職業能力的軟件方面則聚焦于他們的思想意識領域。與崗位意識不同,這里與英語結合下的職業能力的軟件方面是指對外企文化的適應。隨著我國經濟開放度的不斷提升,外資企業大量進入我國,也一并把西方企業文化帶到了中國。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下,部分學生因思維習慣與外方不同,使得自身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環境而降低了工作績效。可見,軟件方面的職業能力拓展同樣重要。
二、解讀基礎上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定位
不難看出,大學生職業能力拓展的軟件方面時常被高校所忽視,然而這一領域又成為支撐職業能力硬件方面施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定位就需要在這兩個方面分別展開。
(一)硬件方面的教學模式定位:針對硬件所包含的能力范疇,在教學模式方面需要突出對這幾個能力要件的培養。另外,大學生職業能力與專業背景密切相關,從而大學英語教學也應建立起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形態。具體而言,教學模式可定位于:(1)針對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學生,應突出他們的英文資料閱讀能力的拓展;(2)針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則需要突出他們英語交際能力的拓展。
(二)軟件方面的教學模式定位:眾所周知,東方人習慣于辯證思維,而西方人則習慣于直線思維。因此,歐美企業的員工敢于表達自己的訴求,且與同事之間也能保持一種適度距離下的人際往來。而我國大學生若進入到外資企業工作,可能在行為方式上無法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大學英語教學還應教會學生用歐美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或者說,使學生能知道未來的歐美同事和上司是怎樣想的。可見,這便是軟件方面的教學模式定位。
三、定位驅動下的措施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措施構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校本視角下的現狀分析:“校本要求”可理解為,一切為了學校、一切依托學校。從中可以知曉,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仍需要一切從所在高校的實際出發。那么高校的實際又是什么呢。如,高校現有的英語師資隊伍狀況,高校現有的專業結構和專業群狀況,高校畢業生的涉外工作類型等。因此,首先需要在校本視角下來對上述現狀進行分析,從而為硬件和軟件方面的職業能力拓展提供指向。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實施現狀分析時應建立起高校管理層、英語教學部、專業院系、教務處在內的協商機制。
(二)職業能力硬件方面拓展:1.課堂教學方面。無論怎樣的學科背景都應結合專業知識突出口語交際、閱讀、寫作等方面職業能力的培養,只是不同專業背景學生所要求的拓展存有側重罷了。為此,應構建情景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措施,在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的前提下進行職業能力培養。2.實訓教學方面。大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多元素的支撐,從而其專業實訓環節也是拓展職業能力硬件方面的重要載體。此時,仍可以引入情景教學訓練版塊;另外,針對理工科學生還可以增設英語文獻查閱的實訓任務。
(三)職業能力軟件方面拓展:上文已經界定了職業能力軟件方面的內容,在實施這一領域的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教會學生的是掌握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并不是讓學生模仿西方人思維習慣。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未來的職場中能了解并掌握與歐美同事和上司打交道的技能,并能較快地接受企業文化,融入其中。為此,可以通過播放歐美影片并結合教師的總結來進行體會,在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請外教就這一方面開設專題講座。
四、實證分析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承擔著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任務,它將支撐起大學生在專業英語學習以及本專業外文文獻閱讀的能力平臺。因此,對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已成為目前教改的核心。教師應恰當運用“語言比較學習”的手段,來提升大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能力。惟有使得英語的閱讀內容形象、具體地被大學生所接受,大學生才能在反復模仿中有效強化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
五、小結
筆者認為,使大學英語教學在拓展職業能力上有所作為,并借助這一功能改變人們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認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具體而言,需要在校本視角下來對上述現狀進行分析,從而為硬件和軟件方面職業能力拓展提供指向;在課堂教學中應構建情景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措施,以及在實訓教學中針對理工科學生增設英語文獻查閱的實訓任務;通過播放歐美影片并結合教師的總結來體會西方人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曉妍.論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4)
[2]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徐靜.大學英語教學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