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在我國社會的迅速發展,教育理念變革對高等職業院校來說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從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入手,分析了我國高職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有利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育理念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17-01
搞好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是促進高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任務,目前,搞好教學工作的關鍵是對教學進行改革,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是關鍵之關鍵。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國外高職院校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一、國外職業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
(一)法國的短期技術學院教學工作理念
法國職業教學中既重視對專業課理論知識的學習,又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接受的并不是對固定學科知識的訓練,而是綜合性、多科目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以求適應技術發展的變革需求。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不是讓學生單方面學習具體的技術知識,而是從較多知識結構中提煉和汲取自己所需知識的能力。法國的教學主要內容是對專業技術課程的學習,其主要目的不僅是使學生學會具體的工藝技能和知識,也不僅是獲得解決某些問題的具體方法,而是使學生在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對技術發展的應變能力。
(二)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結合
校企合作使德國從廢墟中崛起,使日本從低谷中起飛,也使世界其他國家更清醒地認識到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必要性。為了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積累工作經驗,以便他們今后在走向工作崗位后能更順利的進入角色,各國政府在促進校企合作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各國校企合作的主要特點是以政府為主導,很多國家都是通過立法的形式來促進校企合作,使企業以不同的形式積極參與到職業教育過程中。
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發展趨勢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進行概括,第一種是舊式高職發展階段,這種高等職業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前蘇聯的教育模式。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教育模式已經逐步的被淘汰和改變。第二階段是新式高職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在80年代,這個時期可以說是高職教育的試點階段;第二個時期是在90年代,這個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概括,第一個階段是小范圍推廣,第二個階段是結構改革時期;到了90年代以后,我國進入了全面實行高職教育的階段;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高職教育開始大范圍的改革和深入發展,在這個時期中,我國的高職教育遇到了諸多問題。從嚴格意義上來看,西方的職業教育理念給我們的啟示起到較大借鑒作用,但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模式才是我們今后努力與發展的方向。
(一)建立完善的高職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確保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評估體系完善與否,關系到我國高職教育是否能夠快速、穩定和健康的發展。但是,根據目前我國高職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現狀來看,我國各省市地區的高職教育評估缺乏有效的指標體系。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評估體系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當今高職教育發展形勢下,構建完善合理和科學的質量評估體系,使學校與企業結合起來,在學校與企業的雙重培育下,才能保證我國高職教育快速和穩健的發展,才能培養出適合企業和社會的高技能人才。
(二)充分利用高新技術,重視各類人才的培養與培訓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推進,這些因素都給職業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為我國是人力資源大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對農民工、新生勞動力、再就業人員等進行培訓,非全日制學習的需求量大。所以我國的高職教育要不斷適應現代市場的實際需求,在新的形勢下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只有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三)建立互動式教育,取消傳統的單一灌輸教育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兩個主體互動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愈來愈重視產學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啟發和互動模式,不能僅灌輸給學生知識,講課內容還要突出實際操作能力。也就是說除了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外,還要重視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加強對非技能能力教育的應用,不要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要本著出于課本、高于課本的原則,靈活應用課本。講課內容要多講案例,學習實戰經驗;教師還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要使學生樂于學習,建立樂學體系,把灌輸教育改變為互動式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校、企緊密結合的高職教育運行機制
從各國的成功經驗來看,積極發揮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今高職教育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這種教育模式可以合理的促進企業與高職院校的接軌,更有利于學生的培養。現在,我國所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幾種:第一、很多高職院校將學生的實習期,根據專業的不同,分別將他們派往不同的企業進行實習;第二、聘請企業內部有經驗的技師來校任教或者委任為實習教師;第三、建立校中廠的人才培養模式。
(五)建立起各類層次的教育,滿足不同學習者的要求
在知識更新急速的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廣泛認同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向多元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要將人才的培養調整到學習、就業和社會服務融為一體的層面上去,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還要建立不同層次的“教育立交橋”,這種不同層次的“教育立交橋”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要。
總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有必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辦學模式,有必要了解世界高職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結合社會對于高職人才需求的變化,不斷更新觀念,創辦具有本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模式,才能使我國的高職教育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歐少亨,教育政策法規文件匯編[M],延邊:延邊人民出版社,2007年。
[2]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04] 1號)[Z],2004年。
[3]王毅,高職教育理論探索與實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