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倡導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創設合理的、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就“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例,通過故事、圖片、生活實例、實驗等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關鍵詞】問題情境故事虛擬實例生活實例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54-01
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倡導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尤其是基礎年級,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課時又很緊張,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更需要思考如何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思考者,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創設具有新穎性、真實性、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問題情境教學策略
生物問題情境是在生物認知活動中,在一定的動機驅使下探索問題解決途徑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心理困境。
問題情境策略,是把若干新知識滲透到奇妙有趣的情節、場景和故事中,以情境中的問題解決為需求,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動力,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
2.問題情境教學實例
很多人認為,創設情境是為引入新課而服務的,其實,創設情境不只是存在于課堂教學的開始,而是充滿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它是為課堂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服務的。下面就以必修三《穩定與環境》模塊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例談一下生物課通過創設問題提高課堂實效的教學設計與體會。
2.1 通過生物史實創設問題情境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自然界最大的生態系統的生物圈,那么人類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個適于人類長期生活的生態系統呢?屏幕展示“生物圈2號”的遠景圖并描述它的建立和結果。
通過這樣的史實,提出問題:為什么“生物圈2號”維持一年多時間就失敗了而自然界的生物圈卻能存在億萬年?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并積極討論,由此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在每堂課的起始階段,學生對新課的內容都懷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較集中,教師應把握這一時機,創設問題情境,以滿足學生的新奇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2通過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關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我是通過展示乾隆下江南的兩個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的。
情境一:乾隆下江南時,看到水鄉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水仍然很清澈。人類的活動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輕微污染,但是河流保持清澈說明該生態系統能通過自我調節抵抗這種干擾,由此引出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情境二:可是,他也發現蘇州虎丘外圍的河流被眾多染坊流出的廢水污染得骯臟不堪,于是他立即下令嚴禁商賈平民在虎丘一帶開設染坊。從此以后虎丘重現綠水青山。 抓住關鍵詞“重現”,學生很快就想到,生態系統具有遭到破壞后恢復原狀的能力,從而引出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
設計意圖: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通過故事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
2.3 通過虛擬實例創設問題情境
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高低,教材上是以北極苔原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作比較,但事實上學生對這兩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沒有直觀體會。要想學生能夠理解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和穩定性的關系,必須通過具體的情境來引導。我首先展示了這樣兩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圖:
這兩個圖比較直觀,通過對這兩個圖的分析,讓學生總結出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效果較好。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的虛擬情境,就把眼前生活中不便展示的問題情境在屏幕上逼真形象地呈現出來為教學服務。通過具體的直觀的問題情境入手,可以降低學生的思考難度,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生物學現象,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2.4 通過生活實例創設問題情境
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的原因是其具有自我調節能力,而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課前我去了我們縣郊區的工業園區,拍到了園區附近被嚴重污染的河流圖片,展示的時候引起學生一片唏噓。 通過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同身受,意識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相對的,進一步引導思考:對于我們生存的生物圈,應該怎么做,才能和它和諧共存呢?最后和學生一起討論出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
設計意圖: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我們發現周圍很多的現象都可以用生物知識來解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創設一些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際問題的情境,或者是讓學生用生物知識主動去發現問題。
3.問題情境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旨在通過創設多種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動力,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課堂氣氛明顯比課前活躍,教學中我也深深體會到知識融入情境之中的收獲與喜悅。創設問題情境最終是為了教學目的服務,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知識困惑,而不是為了流于形式,對于我們青年教師來說,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將問題情境教學策略貫穿于探究式教學中,踐行新課程標準,力求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永翠.問題情境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教育革新.2006,06
[2]朱亦正.新課程生物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06
[3]楊建華.淺談生物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學研究.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