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寫作是技工院校基礎文化課當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注意教學策略的使用,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加大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的難度。本文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出發,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思維模式、說寫結合和綜合實踐四個方面淺談技工院校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應用寫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01-0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構起新知識。應用寫作是技工院?;A文化課當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寫好應用文需要具備必要的寫作經驗和生活閱歷,而技工院校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學習基礎比較差,對他們而言,學習應用寫作的理論、應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寫作技巧更是枯燥。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注意教學策略的使用,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加大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的難度。
一、凸顯“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數技工院校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壓力,對寫作已失去了學習興趣。如果在教學中單純強調應用寫作學科的重要性,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學效果也會事倍功半。因此應用寫作的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開發學生的經驗資源,讓他們體驗應用寫作的重要性。如在講授應用寫作的第一堂課時,我并沒有立刻給他們講解應用寫作的重要性,而是直奔寫作,設置情境:開學之初,有的同學用錢不懂節制,還沒到回家的時候,家里給的生活費就已經用光了,路途遙遠,連路費也不夠,無奈之下,只好向朋友或老師借錢了,這個借條該如何撰寫呢?題目布置下去,學生異?;钴S,迅速拿出紙筆。等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我整理出有共性的病文,讓他們自己診斷,再講解條據的理論和寫法,最后發回給學生自己修改。過后學生說,這堂課觸動太大了,本以為應用寫作沒什么可學,可實際上不是,連最簡單的借條都寫不好,真得好好學了。
以崗位需求為目的,針對不同專業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方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聯系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介紹條據、申請書、計劃、總結、工作日志、畢業論文;聯系學生的專業實習,介紹解說詞、商品說明書、實習報告、社會調查報告;聯系學生的社交生活,講解演講稿、新聞、通知、會議紀要、啟事、請示、批復;聯系學生的就業需求,介紹自我鑒定、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聯系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社會的新生文種,講解生涯策劃書、廣告、短信寫作……當然,對于營銷、貿易、會計、文秘等文科類專業更是要加強商務、法律、財經、辦公等專業文書的寫作。
二、掌握規律,培養應用寫作思維模式
應用文大都有一定的表達程式,有一套固定的專門用語,有相對穩定的句式,有比較固定的結構式樣。因此,在應用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訓練方法培養學生形成思維模式。
1.例文訓練法
例文訓練法是應用寫作常用的教學方法,它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有一定的幫助。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例文時,不僅要分析寫什么,探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選取的材料合不合適,分析到沒到位,不這樣寫行不行等問題,還應該引導學生在分析歸納應用文書的結構和寫作的思路之后,建構一些基本的思維模式。如請示、決定、通報等文種是由陳述緣由到提出事項的歸納式思維建構模式,調查報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審計報告等文種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層遞式思維建構模式等。同時,通過學習例文,積累應用文常用的語言、句式、結構式樣,對提高應用文的寫作水平也會有很大幫助。
2.病文糾錯法
教師“故意”給出一些有缺陷的“病文”,與學生一起分析病文的癥結在哪里,作者為何會出現這種“筆病”,怎么修改。通過對“病例”的分析和解剖,不僅能夠訓練學生辨析正誤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應用寫作的思維建構,知道為什么“不應該那么寫”,才會真正明白“應該這樣寫”,逐步掌握應用文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應用文的“病文”往往存在文種錯(混)用、格式不規范、語言表述不當、事項敘述不完整等問題,因此,教師在選擇“病文”時還要注意典型性和針對性,一篇文章不能出現太多的“病”,最好是一篇“病文”一個毛病最為突出,否則,學生在修改時往往把握不住重點,認識難以深刻。
3.綜合訓練法
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提供一系列背景資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認識和經驗,對寫作對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口頭敘述寫作方案。比如調查報告,讓學生自主選題,從設計問卷——收集數據——數據的匯總、整理和分析——擬定調查報告寫作提綱,學生口述寫作方案,教師評析,然后再按照方案開展具體的小組活動。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在活動中學生加深了對調查報告寫作的認識,學生學習興趣濃,參與程度高,應用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認識應用文寫作的基本規律,形成應用寫作的思維模式,是提高應用寫作能力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種應用文的結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思維訓練要貫穿于應用寫作教學的始終。
二、說寫結合,促進提高應用寫作水平
說話訓練與書面練習有機結合是提高應用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在書面練習之前,讓學生先說說他的行文思路,再動筆去寫;在書面練習之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習作的寫法和特點。無論是先說后寫還是先寫后說,將說話訓練與書面練習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教師可以較快地檢查學生的思考結果,并及時給予學生相應的寫作指導,有利于學生書面寫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另一方面,“說”與“寫”互相促進,既可以訓練學生立意、構思、選材的寫作(思維)能力,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學習寫作“通知”,教師在講解標題的幾種寫法后,馬上舉出情境材料讓學生進行口頭訓練,讓學生分別采用三元素標題、雙元素標題形式列出標題;在講述發文原由時,讓學生仿照例文采用根據式、原由式、目的式等形式作為開頭結合材料進行口頭作文。最后,讓學生結合材料完成“通知”全文的撰寫。在說話訓練中將文種的結構元素拆成單項,在課堂中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訓練,最后書面練習全文的撰寫,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不斷鞏固剛學到的寫作知識,有效地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三、綜合實踐,培養應用寫作職業能力
在應用寫作的課堂學習中,一般的活動只是一次課安排訓練一種應用文體,而對于部分關系密切的文種,采用套餐訓練的方式把多種應用文體組合在一起進行訓練,更是一種綜合性、立體性的訓練。雖然說難度相對較高,但其操作過程中的趣味性與活動性,往往受到學生的歡迎,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報告、請示、批復三種文體,在理論闡述和范例以后,讓學生進行活動:以同桌兩人一組為單位調查本班學生視力狀況,設計調查問卷,撰寫調查報告呈交“學?!保騺y次序后讓學生就手頭上的“報告”寫分析意見,然后再講評。接著,就調查情況寫請示與相對應的批復。創設情境,使枯燥抽象的教學空間變為具體形象的現實生活空間,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使其從“不愿寫”變為“樂于寫”。又如舉行“雷鋒精神大家談”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分組合作,分別扮演主持人(串詞)、表演選手(演講稿),秘書(通知、會議紀要、計劃、總結)。在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知識與技能,如組織管理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社交禮儀知識、速記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譚鼎莎.高職高專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反思與探究[J].職業時空,2010(6)
[2]張冠英.全面理解和把握應用寫作教學中的“講”與“練”[J].應用寫作,2010(3)
[3]裴瑞玲.應用文寫作[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4]劉靜.應用寫作思維特質與寫作能力的培養[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