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深入改革,部分高校開始積極進行研究生培養的改革,提出了關于導師負責制的基本操作形式,特別是在整個培養體系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為研究生的培養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國目前階段的導師考核制度還是沿用以前的導師學術成果的評價模式,這其中更是以科研類成果為主,但是這樣對于導師的考核制度中關于學生反映以及學生培養經驗方面的考核標準完全缺失,這樣有可能造成我國碩士生導師綜合素質的不足和師德的缺失。以上也成了研究生技能和素質的提高方面一個關鍵的瓶頸因素。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導師負責制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89-02
近些年來我國本科院校的畢業學生更多的選擇進修研究生課程,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就需要我國研究生招生體制和教學教育系統的改革和完善。研究生的培養計劃中導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非常受到人們的關注。一個研究生學習期間的成績跟帶領研究生學習的導師關系非常緊密,導師從內在和長遠的角度影響著他的學生。本文就如何在碩士生養成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導師負責制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夠對碩士生培養有所幫助。
一、碩士生培養中出現的問題
1.導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關于導師素質的問題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很多碩士研究生的導師通常是終身聘用制。所以很多教師都利用各種關系和手段爭當碩士生導師。然后獲得了碩士生導師的頭銜以后又通過各種學術研究的課題和研究經費中飽私囊。同時將研究生作為科研勞動力,大肆使用,一切向經濟利益看起。而同時導師自己也開始不思進取,很多新知識掌握不全面。對于研究生的課程學習也缺乏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另一方面,通常情況下臨床的導師一般都是由臨床工作者擔任的。他們在日常繁重的各種醫療工作之外還要對研究生的學業進行管理和教學。非常的耗費臨床醫師的有限精力。很多醫師在面對研究生的時候通常采取敷衍、逃避的態度,對待研究生的教學基本處于心不在焉的狀態。而且作為臨床工作醫師通常是一名技術過硬的醫學工作者,但是對于當導師卻不很在行,即使很多技術自己非常熟練卻不能很好的通過合理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們能理解和消化吸收。這樣臨床導師又和學生之間存在學習上的隔閡。不能很好的完成研究生的教學任務。
2.導師和研究生關系不合理
對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要求相比本科更高,而醫學類的研究生要求就更高。對于醫學類研究生的基本素質要求除了基本的技能以外,還要求研究生要有臨床經驗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所以每一種素質的培養都要求導師的培養和監督。但是這樣必須要求學生切身的被導師關心培養,否則研究生各項能力的形成就十分的缺乏。根據國家醫學部門的有關規定,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生應該強調臨床教學的模式。而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研究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沒有在自己導師的科室里進行實踐活動。這樣與導師責任制的基本理念嚴重不符。對于研究生的學東西階段非常的不利。是目前一個醫學類研究生急需解決的問題。
3.研究生導師整體教學方式匱乏
很多研究生導師對于研究生的學習通常還是一種灌輸式和指使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通常被當成一個廉價的勞動力去幫助研究生導師干活,產生經濟利益。而不去指導學生。這樣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任務通常處在一個自我摸索的過程,對于學生產生的錯誤無人進行及時的糾正。學生對于自己素質的形成也很難有一個嚴謹的發展。導師和教師一字之差,也可以看出導師和教師的職責是有區別的。導師應該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實際操作的指導,而教師更多方面還是停留在傳授和教授知識的過程。所以導師應該重視對于自己學生的指導。
二、完善研究生培養導師負責制的主要措施
1.導師自我的素質提升
所有的研究生類別學習,導師的能力和素質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最重要基礎。醫學的研究生教學培養也不例外。對于臨床教學的導師,必須選擇學術成就高、臨床經驗豐富的導師而且要求導師的師德優秀、學風正派。給研究生能提供優質的教學之外也能影響研究生的道德素質形成。將自己的學生打造成一個全方位的行業人才。 通過對研究生的相關調查可以了解到這樣一些情況,很多研究生在科室研究中長時間處于沒有導師教育的狀態,這種教學情況使得導師負責制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這也是目前研究生培養中需要解決的一個中要問題。也存在部分老師只是將學生作為勞動力,只負責給學生分配任務卻不進行實際指導。學生在進行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導師沒有給予及時的糾正和規范學生就難以形成穩定扎實的基礎。甚至有的導師不注重對學生的品行和醫德方面的教育,使得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強,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和導師的長遠發展,對于工作單位和所在院校也會造成很嚴重的不良影響。導師作為研究生的引導性老師需要加強在責任心方面的教育,只有擁有職業道德和高度責任心的老師和醫生才能培養出稱職的學生。
2.多元化的教師培養模式
在新的研究生培養模式下,學生也將會面臨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而導師也沒有必要采取一對一的模式,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可以根據培養的實際要求進行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培養模式進行培養,這種培養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知識的共享,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在很多相關科室之間可以建立聯合培養計劃,在進行聯合培養的同時要加強各個科室之間的合作和業務聯系的同時提高培養水平。
3.加強教師評估工作
對于研究生教學的質量評估不能流于形式,評估檢查結果要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和工作水平,這也是導師的職責所在,根據幾個比較核心的評價標準對研究生進行比較綜合全面的評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將各個評估指標進行細致的量化,而且評估的時間不應該僅僅在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應該貫穿在研究生學習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以此實現全面完整地概括學生學習水平和成績。而另一方面,對于研究生導師也要加強評估和選拔管理,在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研究生導師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特別是在十分嚴謹的醫學領域,導師不僅要加強在專業上的教育,更要加強在醫德和責任心方面的教學。同時因為醫學教學也是不斷向前改革推進的,因此任何一個教學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導師負責制度也隨時面臨著各個方面的影響,在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制度更加成熟。
在進行調研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存在部分科室在研究生考核的過程中缺乏具體準確的評選依據,沒能形成準確的考核規則,如有的研究室在進行考核中只是進行幾個簡單的問題進行考核,甚至通過選擇題的方式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無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基礎只是不扎實。因此在導師負責制的貫徹和實行過程中,主要應該以導師的責任為建設根本,全面提高導師責任心,本著對學生和誰負責的態度進行研究生培養。這也要求了在進行導師選拔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進行考核,只有保證了導師的質量才能夠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養水平。
4.加強導師責任制度建設
在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要合理協調好學生和導師、學校方面以及工作部門之間的責任分配,努力在各個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在幾個責任教育主體當中,研究生導師負責最主要的部分,導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配合學校和工作單位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全面培養。學校方面的責任主要就是做好研究生工作當中和工作單位的銜接,確保學生在日常工作中和學校保持密切聯系。同時要建立好關于導師責任制建設的管理和監督單位,通過配備相關工作人員監督和完善導師和工作單位人員責任制度的建設情況。這也要求了導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日常工作和學習內容做到充分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日常工作習慣做到全面的掌握,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的信息和考核成果全面及時地反饋給考核單位。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好研究生學生組織的相關作用,研究生學生組織在建立導師負責制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中要的鏈接紐帶作用,真正做到將研究生在工作學習中的各種情況和日常建議意見及時準確地匯報給相關工作部門及導師,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如果無法及時解決要盡快向校方或工作單位進行匯報。
綜上所述,碩士生在培養的過程中被分配到不同的教研室,也將會面對不同的導師,因此導師在進行研究生輔導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個學生,這就要求了各個科室之間相互配合,在學校有關教學機構的整體統籌下打破原有的固定觀念,借鑒其他導師和院校的先進培養經驗,針對自身的實際條件制定詳細的培養目標和考核標準。如在臨床科室的研究生培養中導師可以將本科內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其他各類疑難雜癥進行相關整理,根據日常表現選出合格導師為學生制定人性化較強的培養方案,并且將方案真正落實到每個研究生培訓中。這樣就避免了研究生沒有充足的導師資源,同時還能夠實現各個醫學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宋東霞,劉麗新.從美國培養研究生的角度看我國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
[2]方鴻琴.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的院校審核[J].高等教育研究,2005
[3]薛南青,何希信,張莉等.對碩士生指導教師遴選制度的思考,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4)
[4]關勛強,李瑞興,劉運成.醫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研究與實踐,第一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1.1:20—29
[5]王忠安,魏德州.關于加強研究生培養的幾點思考.中國冶金教育,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