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臺灣高職教育發展相當蓬勃,辦學效果令人矚目。通過赴臺灣訪問、考察,對臺灣職業教育有了一些了解,臺灣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可歸納起來為職業教育體制完備、校企合作配合密切、職業基本素質培養和專業技能訓練特點鮮明、能力本位學習意識得以突出、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師資隊伍結構合理且高素質。臺灣現已經形成的以職業??茖W校、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為主體構成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已成為普通學術教育系統之后的另一條重要教育通道。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證照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50-02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修訪問團赴臺灣進行為期三周的訪問、考察。除重點考察了修平科技大學外,還參訪了2所科技學院,2個工業園區、3個化工類企業,一個職業證照訓練所。聽取多位專家、學者及老師的講座,并多次與其進行座談、研討。對臺灣職業教育特點有了一點思考。
一、職業教育體制完備
近些年來,制造、加工業已是臺灣的重要產業,企業對各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顯突出。為此,臺灣職業教育經過多次改革探索,體制已趨于完備,多層次、多學制、全方位的靈活的職教體系基本形成。臺灣職業教育總體上分科技大學與專科學院兩類。??茖W校目前依其修業年限分為二年制及五年制兩種。二年制招收職高畢業生,五年制??普惺諊挟厴I生??萍即髮W的招生層次為四年制與二年制雙軌,普通班與在職班共存,日間部和夜間部兼顧。二年制招收??茖W校畢業生,四年制招收職高畢業生,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本科畢業后還可進研究所深造,研究所設有碩士班及博士班。目前臺灣職業教育已成為普通學術教育系統之后的另一條重要教育通道。
二、校企合作辦學緊密
臺灣高等職業教育其成功經驗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的辦學之路。臺灣每所職業學校都能根據專業特點,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多由企業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他們不僅要及時為學校提供社會崗位群對人才需求的情況,為學校提供教學決策依據,參與校內教學改革,還直接擔任教學工作,這些來自企業的學歷層次高,實踐能力強的兼職教師,現已成為了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如修平科技大學建立了企業專家庫,2700名教師中,絕大多數是來自于企業的生產技術專家。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場所,學校為企業發展輸送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成為臺灣高職院校辦學的突出特點,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證。
三、職業基本素質培養和專業技能訓練特點鮮明
由于臺灣地域的限制,所學范圍過于狹窄,在面對產業環境變遷時,自我適應及再學習能力較為不足。因此,一般科技院校已將特征突出的專業改制為涵蓋面更大的通用性專業。在課程設計上,已經調整由單一行業課程轉變為群集課程。即突出對職業基本能力、素質的培養,夯實基礎核心能力。如修平科技大學化工系就只有應用化工專業,主要開設基礎化學工程方向的課程。但在學生學習后期,依據就業形勢選定具體專業方向后,可通過證照考試,強化專業操作技能。學校對證照考試培訓非常重視,學生一般畢業時會考得1到3個專業證照。
四、學生能力本位的學習意識得以突出體現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發展更新。學校的功能不僅只是提供一個取得學位文憑的途徑而已,更重要的是應該滿足社會上所有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對于繼續學習的需求。因此職業院校辦學都有日間部、夜間部、進修部多種層次,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修平科技大學就是如此。
臺灣教育界的共識是職教學校在終身學習社會中,必須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必須更加強調以學生能力為本的教育。職業教育專家更是感到,在未來就業市場上最需要的是具有統一的基礎能力,以適應瞬息萬變的職業市場的需求。另外,除了基礎能力的加強外,技職院校也必須營造更開放自由的學習風氣,開拓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及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我成長與學習的樂趣。
五、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
臺灣的職業院校同樣重視辦學理念的確立和校園文化的建設,修平科技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誠、正、精、新”作為校訓,以“師生手足情,合作如家庭;胸懷人文心,技術最專精;結合產官學,提高競爭力”為教學理念,力圖培育具有現代墨翟精神、人文素養及專業技術的產業實用人才。校園展板、景觀雕像、甚至化妝間(即便所)處處體現校園文化的氣息。點點滴滴,成為該校校園的一種精神和文化的積淀,給人以一種歷史的厚重感。為養成學生自動自發、勤勞動手和愛校借福的生活態度與刻苦耐勞的人格特質,勞作教育課已作為為新生必修課程。辦學實踐和辦學理念頗具時代性,又切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
六、師資隊伍素質高,結構合理
修平科技大學教師60%為博士,有些職業院校70~80%具有博士學位。具有生產實踐經驗的教師占70%以上。臺灣地區對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一是嚴把教師進校關;二是教師實行聘用制;三是對教師學歷要求高;四是重視實踐技能提升;五是重視使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六是重視教師的教育理論研究。師資隊伍總體素質高,結構合理。
參考文獻:
[1]楊金土.臺灣的技職教育及其改革與發展動向. 高中后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 1997,1.
[2]張曉峰. 臺灣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職業技術教育, 2001,25.
[3]沈美媛.臺灣職業教育及其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11.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