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專業實踐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來說很有意義,是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因素,同學們有必要通過此平臺掌握一些常用的實踐應用方法和技巧。文章通過校園文藝晚會、事件新聞、綜藝節目的錄制實踐,總結出其策劃、拍攝、編輯、導播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方法技巧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40-02
廣西藝術學院是一所融合多個藝術門類的全國省屬綜合性藝術院校,獨特的資源優勢,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專業的文藝演出、美術設計展覽,豐富的社團文化活動給廣編專業的同學創作實踐提供的豐富的素材。近年來,學校成立了以同學為主體的廣播電視臺作為一個重要的宣傳平臺,一方面為學校廣大師生服務,一方面也構建了廣編專業校園實踐基地。本文以校園文化活動拍攝制作為例,論述廣編專業校園實踐一些方法和技巧,并探討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方法。
一、文藝晚會的拍攝技巧及其后期制作方法
(一)架設機位和參數設置
(1)攝影師需要根據文藝晚會的規模大小來考慮機位數量。顯然,晚會規模越大,機位就應該越多,甚至有些需要搖臂、軌道和飛貓來增強鏡頭感,豐富活動的視覺呈現。有些小型的晚會,架設4臺攝像機甚至2臺攝像機就足以表現,如果是4臺機位錄制的話,一般設置為兩臺中間機位,分別負責大全景和中近景。然后另外連個機位布置在一左一右,分別負責舞臺左右兩邊的對象,一般為中近景及特寫。如果是兩個機位的話,就省略掉左右兩邊的角度。這也是我們在校園文藝晚會常用的機位架設方法。在通常的電視節目中,鏡頭一般采用以中近景為主要景別進行表現。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在小規模的晚會我們也可以用更多的機位來表現。也就是說,不管機位設置多少,都必須保證拍攝出來的片子要有景別的變化、角度的變化、現場的動感、色彩的平衡、拍攝對象的完整等等。
(2)架設好機位后,各個機位的攝像師到位,測試設備。同時組織大家統一設置攝像機的數據,參數包括白平衡、快門速度、視頻錄制的格式、視頻分辨率、音頻格式等等。這里要強調一點,統一攝像機的錄制數據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后期的晚會剪輯。至于具體要攝像機調至什么樣的設置,這個要根據晚會的具體要求來定。晚會中不同的節目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設置,因為燈光、音樂、音響等都在不停的變化,所以我們攝像機的設置也得根據這些變化做相應的調整。
(二)拍攝的注意事項
(1)攝像師在拍攝的過程中,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機位所負責的景別和拍攝對象,并且要臨場應變,在現場導播的調配下積極地拍攝出有效的鏡頭;當然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鏡頭一定要穩,除非有特殊要求,這是每一個攝影師必須做到的。
(2)音頻的錄制,一方面可以是攝像機內錄,一方面可以采用第三方設備單獨錄制音頻,在后期合成的時候加上去,這也是為了保險起見,做一個備份錄制。為了獲得更“干凈”的音頻,最好從導播臺或者攝像機連接一條音頻線至晚會現場的調音臺,這樣為了保證剪輯完的片子就不會有雜音。尤其是拍攝音樂類的晚會更是如此。
(三)后期編輯的方法和技巧
當把晚會拍攝的素材采集到電腦后,下面要進行的就是后期制作部分。因為晚會基本上都是多機位拍攝,所以對于后期剪輯來說,我們可以在剪輯軟件中選擇多機位剪輯設置,在軟件中多機位剪輯,就類似我們的導播臺的操作,簡潔方便,剪輯效率非常高。這也是在同學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術技巧。為了能夠順利的進行后期剪輯,在晚會拍攝過程中,所有的機位需統一開始錄制,并且錄制過程中不停機,保證完整的錄制過程。
在剪輯過程中,同學們需根據晚會的每個節目來定剪輯的節奏。比如說:在一般情況下,節奏較快的動感類節目,鏡頭的切換就應該相對比較快;節奏較慢的節目,鏡頭切換就應該相對較慢。還可以添加些鏡頭轉換的特效來豐富表現的效果,例如常用的疊化、融化、淡入淡出技巧等等。
此外,文藝晚會剪輯還要涉及到片頭片尾設計、添加字幕、轉場效果、添加音效、視頻特效等等。剪輯完畢后,如果需要刻錄成光盤,還要注意輸出的格式和控制節目畫質。比如說,一般會刻錄成DVD光盤,輸出的視頻為mpeg格式,PAL制式,分辨率一般為720*576,如果是只需要數據光盤,則可以輸出為高清格式。
二、晚會導播的技法
晚會導播對同學來說,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對這個看起來很復雜的“大家伙”有點畏懼,后來通過學習和摸索,慢慢懂得了一些關于導播的知識和經驗。在我印象中,有位同學第一次操作導播臺是在第十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晚會上,當時他真是很緊張,腦子一片空白……就這樣在老師的訓斥和自己的自責中結束了整場晚會的導播。后來,通過一次次的鍛煉和總結,他也漸漸的能夠熟練的完成導播臺的各項操作。
對于晚會導播,可以簡要總結如下技法:
首先,必須熟悉導播臺的各項操作方式,提前做設備的安裝調試、反復檢測、晚會開始前半個小時必須完成各項工作,最好在提前一天的彩排中就完成設備的檢修調試。(包括:設備的電源、視音頻輸出/入布線、通話系統接入、監視信號的調試等)這樣晚會開始錄制時就不會那么手足無措,即使現場出現什么故障也能很好及時處理。
其次,導播和攝像師一定要一起參與觀看晚會的彩排,通過彩排提前了解晚會的節目流程、現場演員、舞美燈光的調度、每個節目的內容、風格、各個重要的細節,同時根據節目特點做好拍攝分工。在晚會正式開始之前,導播和攝像師要對晚會了如指掌。這樣,在正式錄制晚會的時候,大家操作起來將會得心應手。
最后,在設備調試完畢后,能否將一場晚會以現場直播的形式完美的呈現出來,這對現場導播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場導播不僅要能夠熟練的操作設備,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導播經驗和想法。導播的經驗和想法是需要平時不斷地學習和實際操作鍛煉出來的。為了提升同學們的導播素養,可以多多觀看優秀的晚會視頻,學習那些大師們是怎么樣玩轉導播臺的。
三、一般校園內的電視節目制作
(一)新聞片拍攝及剪輯
2012年5月31日,廣藝廣播電視臺正式開播,電視臺的同學們大大小小的活動新聞拍攝了很多,通過這些實踐鍛煉,同學們在新聞制作這塊也得到了一些提高。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新聞具有很強時效性,校園新聞也不例外,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制作并呈現出來,新聞才有其價值。這一點大家應該今后的工作好好反思反思,時效性非常欠缺,拍攝了新聞內容、不是新聞稿件沒有出來,就是配音沒有錄制好,總有借口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其次,在剛實踐拍攝新聞的時候,同學們往往會腦子發懵,拿著攝像機不知道該拍攝什么,或者是一直不換景別也不換對象的亂拍。要想拍出一條標準的新聞片,一定要抓住新聞的要素,盡可能提前掌握事件新聞內容、主旨。提前到達新聞現場,占據有利位置,分清主次進行多角度多景別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才會有概括性和全面性。比如:拍攝一場畫展開幕式,首先拍攝全景鏡頭呈現舉辦畫展地點;然后拍攝畫展的現場,參展人的講話,嘉賓講話等;接下來拍攝參展人陪同嘉賓一起觀展……這是一個主要的流程,但是還需要補充鏡頭。比如說:畫展發布會現場所有嘉賓的全景鏡頭、觀眾觀展的特寫鏡頭、美術作品的空鏡頭等。還可以設計一些舒服兼具觀賞性的畫面,嘉賓觀看畫展的時候,可以把鏡頭從美術作品搖到參觀者的視線,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這樣新聞拍攝的畫面就豐富了,然后再根據解說合理的運用這些豐富的素材。
簡言之,拍攝新聞必須提前做好案頭工作,抓住拍攝的重點,盡可能的多角度多景別拍攝,同時鏡頭感要好,有一定的紀實審美情趣。
(二)綜藝節目設計與制作
廣藝廣播電視臺的綜藝頻道,給大家提供另一角度的創作空間,半年來,綜藝頻道同學們也做出了一些綜藝節目,雖然已經受到校園師生的關注和喜愛,但節目質量還很有欠缺,大家還需要不斷的摸索經驗,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當然,這里指的是一般的小型綜藝類節目,適合當下學生的實際創作需求。綜藝節目的創意性、趣味性是十分重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受眾就應該策劃不同類型的話題。對于大學生這個群體,節目的創作內容可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風格可以是幽默搞笑的、時尚潮流的,青春活力的、傳遞正能量的節目。
在制作上也要大膽的創新,有時候可以臨摹一些國內外優秀的娛樂綜藝節目的形式、嫁接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話題。包裝節目的方式也盡可能跳躍、富有活力一些,要張揚出學生的個性。
綜上,可以這樣說,合理有效的利用這些實踐方法技巧,在校園這個實踐平臺上勤懇踏實的努力,是學好專業的有力武器。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離不開校園實踐基地的建設,學校應該鼓勵同學要好好利用這個平臺,并指定專業的老師加以輔導,讓校園實踐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
參考文獻:
[1]謝毅,張印平.《電視節目制作》,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夏正達. 《攝像基礎教程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
[3]陳立強.《電視編導實用教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2
作者簡介:王廷飛(1982.5.—),男,陜西漢中人,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 張浩然(1990.4.—),男,江蘇淮安人,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