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陣地,怎樣有效、高效的利用課堂40分鐘,對老師和學生是至關重要的,以前課堂教學側重于老師的教,學生被灌注似的學,效果欠佳。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更關注學生的興趣,自主地去吸收新知識,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遇到的新問題。初中階段的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的提升一直在廣大老師和學者之間如火如荼的探索和研究。下面我們進行具體的分析,以期與廣大教師共同進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計算機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33-01
一、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通俗地說,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進步、提高,具體表現在:行為上,從不規范操作到規范操作;認知上,從不會到會,從少知到多知;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被動探索到積極探索學習。對于“有效教學”,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其中“有效”主要是指通過老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二、影響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幾個因素
教師工作以“愛”為靈魂,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已任,但教學的有效與否不僅僅取決于老師的授課水平,也不僅是學生接受能力和綜合素質決定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1.教師在課堂上的駕馭能力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特別是計算機對初中生來說吸引力極強,但學生對電腦的應用大多數都很盲目,沒有很好的目的引導,沒有正確恰當的組織,學生一般會沉醉于自己的興趣角落,教師想“牽”著學生鼻子走的一切苦心在計算機屏幕前往往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2.學生興趣的合理引導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的推動下,一味的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過分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全面放開學生的自主性也會適得其反。教學目標是課前預定好的,教師應該有充分的準備和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有效的引導學生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興趣,向教學目標邁進,才能更好的完成有效教學。
3.教學設備的有效利用
計算機教學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供師生使用,也必須有一定數量懂計算機的老師給學生授課。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教學水平不均衡,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往往不能有效的開展計算機教學,比如:計算機缺乏,計算機老師少,學校不重視計算機教學。即使國家有大量的計算機設備的投入,有些學校也不能充分利用起來,只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4.教師水平,學生素質,教學設備與教學目標的匹配
計算機教學是依托計算機及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知識開展的教學。 它可以利用其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特點,編制的系列教學課件,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 ,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落到實處。對于不同的地區,因為其教師水平,學生素質不同,教學目標及理念也應不同,比如: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區,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去打字,能有意識利用計算機,愛護計算機有時都比較因難,何談更“高級”的教學工作!在經濟發達地區,三五歲的孩子有的都能熟練的使用計算機,因為對不同地區和學生應分層次教學,有相匹配的教學目標,才能適應當地的教育教學,不能搞“一刀切”模式。
三、如何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1.教學設備的投入和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對計算機教學的大量投入,初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設備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別近幾年,在計算機軟件方面的投入也逐漸增大,比如電子教室軟件的使用,極大的方便了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實現。
2.高度重視計算機教師隊伍建設
在任何時侯教師都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整體素質如何極大的影響著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計算機教學相對來說是一門“新課程”,計算機老師相對比較缺乏,非專業的計算機老師在我國大量存在,他們的計算機水平相對比較差,這就要求通過各種資格認證和集中培訓來推動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通過引進優秀的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投入到初中計算機教育中來。
3.初中階段教學目標的科學制定
初中現階段的計算機教學主要講述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辦公軟件等的應用,在這里教學目標要非常明確的與學生實際能夠應用到的計算機能力相匹配,不能僅僅因為教而教,應因為用而教,否則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不到應用,造成知識與實際脫節,何談教學的有效性。
4.合現的評價標準與教學實踐的匹配
沒有評價的教學是無效的。教學評價起到一種檢測的作用,也起到一種激勵作用。合理的評價標準有助于學生的反思和調控自已的學習過程。也可以有效地展示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從而促使老師找出教學中的問題,使教育教學走向更適合學生發展的路徑上。
總之,要提升中學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專業素質,及教學設備的投入及提高,當地整體文化氛圍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要以學生實踐成果為考核目標和導向來真正的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祝智庭,鐘志賢 現代教育技術(2012-11-30)
[2]余文森 《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