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改革的背景下,探究高效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具有高效性的課堂教學是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它符合目前的教學規律,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提升。對于小學數學而言,提倡具有高效性的課堂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小學數學教師的身份,對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進行實驗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實驗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28-01
首先,要明確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簡單地積累數學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高效性的數學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一大目標。當前,許多教育學家和教育學者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做出了許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認識、理解和實踐參差不齊,實驗研究的分析方法還不夠徹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開展更具有效性的實驗研究迫在眉睫。
一、課堂教學高效性
所謂課堂教學高效性,它是相對于低效教學而言的,即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積極學習,達到高效率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目的,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小學階段的高效課堂教學應當是在教學中平等對待學生的基礎上,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實驗研究
(一)實驗對象
為進行效果對比和研究,筆者隨機選取了三年級的兩個平行班(四班、五班)作為研究對象,把四班作為實驗班釆用高效教學法,另一個班作為普通班采取傳統教學法。兩班人數均為40人,男女人數基本相同。以二年級的期終考試作為兩班的基礎測試,以三年級的期終考試作為教學效果的評判依據。
(二)實驗目的
為了改善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驗證高效教學方法的合理性。筆者嘗試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高效教學模式,以此來驗證高效性課堂教學的效果。
首先,要在實驗班采取高效教學法,普通班采取傳統教學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通過考試或者測驗驗證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是否會優于普通班。其次,要選擇一個科學的方法分析和對比考試結果,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學生的考試成績是沒有什么規律的,要想這些數據起到作用并且更有價值就要經過科學的技術處理,譬如進行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及格率等統計,然后再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這些統計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研究可以對以后的教學活動進行指導,幫助及時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
(三)實驗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實驗班在實施高效教學后的效果和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其教學效果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點:
1.通過高效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
2.和普通班比起來,實驗班的學生提高了數學成績,更加順利地通過了數學測試。
3.高效數學教學方法的接受客體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相對來說,男生的接受能力比女生高。
4.最為關鍵的是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漸漸養成思考、探究與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研究思路
本研究應將實驗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要注意在實驗前,兩班的學習成績、課堂氛圍以及授課情況等都具有較高的匹配度。
1.數學統計法。把實驗前后的成績數據用電子表格的形式統計出來,并進行相關處理和分析。具體步驟是:第一,對數據進行整理和計算,例如平均數、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等;第二,對兩班的前后考試成績作配對樣本檢驗;第三,分析影響試驗的各種有效因素。
2.教學實驗法。通過教學來進行實驗對比研究,對兩班采用區間比較法。教學實驗后對結果進行具體地分析,從而驗證出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差異。
3.文獻研究法。通過檢索和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主要是國內外期刊文獻和學術論文等資料。可以根據這些研究成果來探尋研究小學數學高效性的思路與方法。
三、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有效的教學目標
首先,高效的課堂教學應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作為小學的數學教師,要秉承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將各種教學情景運用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還要結合課堂內外的各種情況,構建一個可以延伸到課后復習以及自我發展的教學目標,對于小學生而言,更要在教學中把握深和廣的“度”,提高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
(二)改進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學習的效果取決于是否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是否自主地進行思考。而教師的職責是運用良好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提供學生思考的余地和機會。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培養他們善于動腦筋的習慣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比如,在講到“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程內容時,可以設計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折紙,直觀地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采取啟發教學,打造師生間互動平臺
啟發式教學是在小學生接受能力范圍內,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上,要根據小學生心理和學習能力,結合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辦法,進行實質性的交流與互動。
通過高效課堂教學的實驗研究,得出了最終結論就是實驗班的考試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當然,由于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使實驗研究并不是特別充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這個實驗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另外,筆者還提出了三條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對小學高效數學教學及其實驗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趙丹. 有關提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策略的研究[J]. 家教世界,2013,14:164-165.
[2]黃紅成.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認識與思考[J]. 教學月刊(小學版),2007,03:20-22.
[3]楊潔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4]周晨捷. 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驗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5]劉輝.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及微型實驗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