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語文課堂即時評價的現狀分析,提出了優化語文課堂即時評價的方法,圍繞教師的課堂即時評價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即時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H1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61-01
在課堂上,教師的即時評價常常語言單一,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那么教師該怎樣運用教學即時評價?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課堂即時評的一些認識與其做法:
一、教師教學中課堂即時評價的種類
我通過聽課、觀看教學錄像等途徑,對教師教學中課堂即時評價種類分析如下:主要有(1)錯誤評價,如以后回答問題前要多動腦筋,不要亂說,占課堂評價用語4.3%。(2)無效評價如不管學生的回應,繼續組織教學和提問或重復學生的答案,占課堂評價用語28.5%。(3)簡單確定評價,如“對、好、是的”等簡單肯定式,“錯、不對”等簡單否定式,“你說得不對,應當……”等修改答案式,占課堂評價用語52.4%。(4)發展性評價,如激勵式,“你的表現很出色,我很欣賞你!”引導式,“別著急,再想一想。拓展式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反思式,“你的思維很獨特!能說說你的想法嗎?”師生互動式,“我不太贊同你的觀點,我認為……”等等。占課堂評價用語18.4%。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教師個人的語文素養在課堂教學即時評價中至關重要;教師平時教學語言習慣導致無效評價占28.5%,主要表現是重復學生的語言;判斷性評價在教師評價用語中占52.4%,所占的比例最大,說明簡單確定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必然性和必要性;發展性評價占18.4%,所占的比例有待提高。根據兒童心理學分析,學生對稱贊式介質性的即時評價往往表現出更為濃厚的興趣,并做出積極性的反饋。我認為教師在課堂即時評價中要杜絕簡單確定性評價,應當倡導發展性評價,改善評價的容量,提升評價的效果。
二、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的方法
(一)認知評價和情感評價相結合
教師的即時評價應貫穿在學生學習活動之中。首先做到“認知評價不放松”。包括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知識的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評價。還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如是否自主探究學習,有沒有合作交流,有沒有個性化思考等方面的評價;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如學習的興趣、愿望、探索的主動性、與人合作的意識、個性化的情感體驗等方面的評價。
(二)引導生生互評拓展學生自評互評的空間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很少有自主評價的機會,評價似乎是教師的“專利”。所以,我們在即時評價中,教師要理解學生的感受,拓展學生自評互評的空間,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突出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評價,構建起自由、平等的對話平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得到了培養,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
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雖然十分重要,但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還要適時地采用延時評價與即時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這樣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一夜的工作》對“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請顆數,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這句話的理解,學生提出“到底花生米有沒有多呢?”這一問題,學生們立刻爭論起來。有的說花生米多了,有的說沒有多,課堂熱鬧得很。名師是這樣指導的,“這個同學真會問,能問在關鍵之處,這種學習方法值得大家學習。那么到底花生米有沒有多呢?請大家仔細讀課文,看能不能找出合適的答案和理由。”最后,受到啟發的學生經過閱讀交流,得出了結論:“花生米實際是增加了,因為工作人員準備的是兩杯綠茶,句中的‘好像’也暗示了這一點;說好像沒有增加,是說花生米實在太少了,可見,總理往常的花生米就更少了。”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之間的爭論很有價值,教師靈活運用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靜觀其變,充分重視學生的新異看法,沒有輕易提示正確答案,而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生在延時評價的寬泛過程中進行觀點的交鋒,心靈的溝通和智慧的碰撞。
(四)口頭、體態和物質評價相結合
突出學生是評價的主體,把口頭評價、體態評價和物質評價巧妙地結合起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要恰當運用體態語言進行即時評價。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天真童稚的特點,可以借助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等無聲語言對學生加以暗示。第二,教師要靈活運用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即時評價,發揮口頭語言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評價語言不能僅用“對的”“你真棒”“了不起”等簡單的激勵性語言,還應充分發揮豐富的語言功能,對閃光點進行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評價。第三,還要借助介質評價。如獎勵給發言聲音響亮的學生一顆小紅星,對他說:“獎給你‘金嗓子’!”獎給思維敏捷的學生一個“金果子”,對他說:“恭喜你又得到一個智慧果。” …… 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口頭評價、體態評價和介質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賞識中長大,在尊重中長大,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總之,課堂中有效地實施即時評價,為學生提供了開啟智慧的鑰匙。在教學中,教師適時地發揮即時評價的魅力,巧妙地運用即時評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接受知識的快樂殿堂,從而增強學生學語文的自信,使即時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九俊主編: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5
[2]嚴育洪: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3]胡滿紅:新課程中語文課堂評價理念的轉變例談[J].語文教學通訊.2004.6
[4]劉云生:建構性評價:語文課程評價改革的新思路[J].語文教學通訊.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