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觀看由苗圃領演的電視連續劇《穆桂英掛帥》時,我突然覺得穆桂英的帶兵之道與教學育人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教師,在具備專業素養的同時,也可從生活、書籍、影視作品等方面汲取營養,不斷地創新,需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學過程中找好切入點,帶著對生活和學生的理解,做到知己知彼,帶著真愛和激情精講、巧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想站立,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效,成為教學隊伍中的“帥才”。
【關鍵詞】切入點創新知己知彼寬厚仁愛四兩撥千斤帥才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79-01
說起穆桂英,你也許會想到中國古典文學里的巾幗英雄,也許會想到不懂禮儀的村姑。提起由宮曉東執導、苗圃領演的電視連續劇《穆桂英掛帥》,觀眾褒貶不一,而我認為,這部連續劇在創新性、思想性等方面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好劇,劇中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立體感。雖然在語言方面有明顯的不合大宋時宜之處,如“閃了”、“耶”、“擺平”之類的詞出自大宋人的嘴里,實在有點滑稽,還有把“女紅(gōng)”錯讀成了“女紅(hóng)”,但瑕不掩瑜,我個人認為苗圃飾演的應是現代版的穆桂英,穆桂英的帶兵之道與教學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讓人回味無窮。
一、穆桂英與田壯士比武,穆桂英借力打力,攻其弱點,將看似強壯的田壯士打敗。在教學中,教師亦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找準切入點,可達到四兩撥千斤之效,無需一心“撲”在學生身上,將每個知識點講“腫”,累死了教師,窒息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做個適度的“懶”教師,點通了,引導到位了,學生的思想站立起來了,才能為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助一臂之力。
二、穆桂英善于向生活學習,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比如,穆桂英與佘太君在穆柯寨較量,穆桂英讓彩云在后山做好了辣椒面,并利用風向抓住戰機,戰勝了佘太君。事實上,教學和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走進生活學語言,語言才更有生命力,走進生活寫文章,文章才會更有血肉。
三、穆桂英知己知彼,獨樹一幟。穆桂英在大戰小戰中,會主動了解對方,但絕不會盲目地模仿對方,她會根據具體的情況變通戰法,進行創新。比如穆桂英能大破天門陣之前,也是對蕭天佐的戰法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同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才能更好地教學,借鑒、學習別人的教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提高的基點必須放在研究具體的學生上,教無定法,需因材施教,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同時不斷地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獨特風格的課堂才會更有魅力。
四、穆桂英對士兵寬厚仁愛、將心比心,處理事情民主和諧,訓練將士弛張有度,將士們在這樣的集體里有壓力但不壓抑,這應該是穆桂英施展其作戰才能的情感基礎,也是將士們在關鍵時刻沖鋒陷陣的動力之源。在教學中,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主要強調將情感教學貫徹到底,才能讓學生喜歡你的課,才能讓教育真正散發出人性的色彩。
五、穆桂英在作戰前研究對方的排兵布陣、也研究對方的性格特點、經歷、愛好等,在作戰時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心理戰術,比如穆桂英跟楊八妹比武,桂英挑斷了楊八妹的腰帶,激怒了對方,然后輕而易舉地贏了姑姑楊八妹。同樣道理,在講一篇文章時,只有知人、知世,才能更好地論文,備課,需備好生活、備好學生、備好精神狀態、備好心,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自信地登上三尺講臺“傳道、授業、解惑”。
六、劇中的穆桂英說的頻率較高的一句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當楊宗保知道穆桂英送給他的降龍木實際上是做棺槨用的楠木時,楊宗保帶著兵馬去穆柯寨去叫陣,不料穆桂英帶著姑娘們擺了個所謂優雅的睡相,結果讓楊宗保帶領的大隊人馬自動退兵,穆桂英不費吹灰之力而退掉對方的兵馬,這看似庸俗的智慧,卻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其實,“治人先治心”,如果學生對一個教師只是表面上的怕,心里并不佩服,撤掉教師這個支架,學生的進步就會非常被動,所謂的學習只能是面子活,表面上形勢一片大好,但無長遠效果。只有把學生的心叫醒,讓學生的心走近老師,教學才會出現有真正的進步,教育才能激起心與心的共鳴。
總之,穆桂英的成功,不能忘記大宋這朵綠葉,不能忘記她的老爹穆羽的苦心栽培,不能忘記為她沖鋒陷陣的姑娘們,不能忘記佘太君的信任和支持,也不能忘記丈夫楊宗保的全力配合。穆桂英扛得起刀槍,玩得了繡花針,懂書法、擅繪畫、會醫學,能歌善舞,可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戰場上的她鎮定果斷,家里的她幽默風趣,她在外叱咤風云的同時極力維護丈夫(楊宗保)的面子,在家里率真灑脫。她善于向生活學習,她心系蒼生,她也愛家、愛丈夫、愛將士、愛生活,大愛小愛在她心里蕩漾,率真、靈敏、風趣、善良、寬厚、仁愛在她身上洋溢。這是武功高強、智謀過人、粗中有細、率真灑脫的穆桂英能在戰場上捷報頻傳的主觀因素。
在第32集,穆桂英與七娘八妹比武后,佘太君有這樣一段話:“所謂真才實學者,乃為帥才。你們知道匠人的特點是什么嗎?匠人的特點是能把別人的東西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他模仿得再精確,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匠人,這匠人是不會創造的。會創造的人,才是大師。”
如是說,穆桂英應是帥才了。
看來,如何能成為教學隊伍中的帥才,還得適當地學學穆桂英的帶兵之道,作為教師,也應在鉆研專業的基礎上,博古通今,無所不知,否則就會捉襟見肘,誤人子弟了。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貫徹情感教育的做法 蔣濟平(新課程學習·上 2011年第12期)
[2]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張楠 (北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