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獨立學院是我國利用現有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和不斷擴大新的高等教育資源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一項創新。和其他的普通高校相比,獨立學院學生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要想在就業困難的今天解決就業問題,獨立學院學生既要掌握好專業知識,也要在一定的基礎上有效的提高英語水平。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綜合性人才,簡要談談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 獨立學院;英語學習;對策
一、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1.自信心不足。在從事英語課堂教學中,發現很多的學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困擾。有學生曾經就問過:“老師,我連基本的音標都記不住,英語肯定學不好。”也就是說學生首先進行了自我的否定。這一現象非常普遍,學生認為自己高考失利,英語基礎薄弱,上課聽不懂,有壓力,干脆就不學了,甚至都懶的來上課。在課堂上,明顯可以感覺到,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們大多愛教室靠后便的位置,上課幾乎不抬頭的趴在課桌上,對于老師在課堂上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愿積極主動參與。獨立學院學生想要提高英語成績就必須要擺脫不自信的心理,要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盡量配合老師的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缺乏積極主動性。教師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但事實上獨立學院的學生基本上過于依賴老師,老師教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積極主動性。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大多學生在課堂以外幾乎不主動看與英文相關的東西,即便是聽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那也只是以娛樂為主。他們也沒有想過去在課堂外主動學習英語,往往被動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和任務。即便是在課堂上,對于課本的知識也毫無興趣,認為課本內容難,或者是內容枯燥,陳舊,跟不上時代。
3.懶字當頭。熟話說:“勤能補拙”,但這句話在學生身上并沒有體現出來。有時候,學生會問:“老師,我想記住這些單詞,但是怎么也記不住,它們認識我,我壓根不認識他們。老師你有沒有快速記單詞的方法,教教我?”可以看出,學生所追求的是在毫不費時費力的情況下可以記住單詞,這是不現實的。而學生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在沒有掌握到合適且有效的方法記單詞的時候,“死記硬背”也不為是一種基本有效方法。但通常因為這個方法費時枯燥,又需要階段性的進行復習鞏固而被學生排除甚至遺忘。人的記憶是有階段性的,如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記單詞就如同認識一個人,只見一個人一面,以后或許面對面也不認識,隔三差五的常常見面,時間久了,就算是背影都能認出來。如果學生不勤奮,那些書店里N多種教速記的書刊,也會因懶惰而毫無效果。
4.盲目借鑒。學生為提高英語成績,有時候常常借鑒其他人的學習方法,熟不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萬不可盲目借鑒。常有學生問:“看外國電影可以學好英語嗎?”“老師,我聽了很多的英文歌,為什么我聽力還是聽不懂?”“我背了四六級的單詞書,怎么成績還是提不上上來?”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因為別人的方法有用,就強加在自己身上,不但不奏效,反而打擊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滿足自己求知欲望的最有效方法,只有自己感興趣了才能持之以恒。
二、解決問題之對策
1.教材。教材無疑在教學中十分重要,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一本好的教材不僅可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點燃老師的教學激情,從而達到雙贏。一是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本院學生的教材。更換,更新或者合理編排教材,使內容創新與時俱進。二是合理靈活的運用教材的不同板塊,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比如新編大學英語聽說教程中有三個板塊,其中PartA Communicative Function 這一部分的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口語,掌握生活中的基本交際用語。那么筆者在課堂上就針對主題,設計環節活動,學生搭檔分組練習,或角色扮演練習,反復運用。
2.多元化教學方法。現如今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提倡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我們應將老師灌輸知識形式轉變為引導學生主動求知,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筆者以大學英語閱讀課程為例,閱讀在學生們看來十分枯燥,文章冗長難懂。筆者分幾部分展開教學:一是在課堂前通過設定情境,趣味性的引出主題,激發學生發興趣,這時候多媒體課件是最好的幫手。二是引發學生獨立思考,針對主題提出問題。提出學生感興趣的開放式問題(open question),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組織語言表達自己所思所想。三是針對學生所思所想,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好奇閱讀文章。這時候學生才做到了有的放矢,不會盲目閱讀文章,效果是事半功倍。四是閱讀完成后,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抽取問題展開討論,自由發表感想。這樣開放自由的形式頗受學生喜愛。
3.優化英語學習環境。學習語言,環境有著重要的催化作用。而和學生最緊密相關的則是校園學習環境。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讓兩個英語水平相當的學生一個去國外生活,一個繼續留在國內生活,兩三個月后,他們兩人英語水平必然會有所不同,這無疑是環境的作用。在英語作為native language的國家生活,學生必須融入生活中,那必然促使學生主動說英語,也就是對語言的運用。而在國內,大家都講中文,學生沒有這樣的氛圍去主動說英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英語角(English Corner),促進學生在課堂之外多和外教老師以及同學練習英語口語和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盡量多使用英語來授課,使學生更好的進入英語學習氛圍中。當然還有更多的有效的活動形式可以幫助優化英語學習環境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4.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對于建立信心,既要從精神上建立,也要用行動表示。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于此同時要讓學生將信心的建立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上來。例如:課上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候,大多學生表現出的狀態是:聲音小,低頭,臉紅等。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現。為了讓學生建立信心,常常會讓學生在課前的3~5分鐘做一個小演講,不限定題材內容,學生在準備的情況下站在講臺上面對同學。從中發現學生從第一次的低頭害羞,到漸漸的敢直視自己的同學,再到有生有色大方的分享內容。這個過程便是心理和行為上的自信心的建立。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還會有其他問題的出現,但是只要師生在教授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相信會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Authors.Paul
Davies Eric PearsePres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Years.November,
2002
2 賴德勝.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2
3 范文曜.馬陸亭獨立學院發展現狀.問題與
對策.教育部教育發展與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