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種新媒體呈現齊頭并進的趨勢。這種全媒體的發展大潮必然會為城市新聞廣播帶來沖擊。新聞廣播作為大眾傳媒中不可替代的成員,在時代傳媒技術不斷進步與競爭的局面下如何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吸引受眾眼光,進一步開拓自己的發展前景,是新聞廣播從業者應該關注并思考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將就城市新聞廣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發展城市新聞廣播的策略進行探討,并從信息選擇、節目制作、整體宣傳包裝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城市新聞廣播必須要適應行業市場化轉型的機制,通過新聞節目的整改,優化節目質量,提高節目的關注率。
關鍵詞: 城市新聞廣播;社會影響力;信息選擇;以人為本
新聞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無線廣播,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有線廣播。其憑借傳播速度快,受眾廣泛,富有感染力的優勢成為重要的傳媒載體。對于城市廣播電臺來說,新聞是欄目的根本,其以廣播為傳播手段,通過聽覺符號的傳輸,發布對時下發生的社會現象的全面報道。隨著廣播節目的發展,廣播節目的社會影響力呈逐漸增長態勢。針對廣播節目的發展現狀,筆者從信息選擇、節目制作、整體宣傳包裝給出了相關的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 、突出信息選擇環節,高度注重信息的有用性與及時性
時效性是任何新聞節目都應該注重的基本內容。在知識化與信息化的發展浪潮下,受眾每天要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信息洗腦。而新聞廣播本身就具有播音時間長、信息量大的特點。如果廣播新聞不能立足于聽眾的需求,播報有用的信息,很可能激起聽眾的厭煩心理。所以,廣播新聞的節目安排,要立足于受眾的需要,提高信息質量。
為此,廣播新聞節目要注重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增加單位時間內的新聞容量,以滿足聽眾的現場同步感受需求為發展目標之一。同時要合理進行新聞編排,發揮創造性。要獨辟蹊徑,堅持貼近人民生活,抓住百姓最為關注的社會熱點,促進新聞節目的本土化與地方化。目前,都市頻道推出的“打漁曬網”新聞節目,融方言與網絡熱詞于一體,以嬉笑諷刺的方式揭示現實問題,反映人民心聲,對當前的社會弊端做出抨擊。這樣的大膽創新精神很值得新聞媒體學習。廣播新聞媒體要把握好信息的選擇,堅持及時性、實用性的原則,合理確定播報信息。話題越接地氣,就越容易走進受眾的心,得到受眾的共鳴和關注。反對信息選取中的假、大、空,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二、 注重宣傳,借力新媒體加強互動
要提高城市新聞廣播的社會影響力,就要加強自我包裝和宣傳。廣播節目要善于借助其他媒介如網絡、報紙等的優勢來開展宣傳,注意包裝自己的形象。同時,不同節目之間要互助合作,加強相互宣傳的力度,形成集群效應,提升節目的知名度。
廣播雖然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廣泛,富有感染力等優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單向性、反饋率低、與聽眾互動少的弊端。如何改進這一缺點,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傾聽受眾的意見,開辟由單向傳播到雙向傳播轉型的發展道路是廣播媒體致力解決的問題。廣播媒體在自身發展受限的情況下,可以借助于其他媒介,尤其是網絡新興媒體,達到與聽眾互動的目的。在具體措施上,廣播新聞可以與微博聯合起來,這不僅能延伸廣播的網絡影響力,彌補廣播節目的不足,還能進一步提高廣播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的發揮。廣播新聞頻道可以開設官方微博,對新聞事件及時在微博平臺上播報,通過微博更新新聞動態,以更豐富地呈現社會新聞。另外,也可開設微博互動,通過微博接收聽眾的意見,討論當下的社會熱點,在民眾的自我感悟中對民眾的價值觀進行潛移默化的重塑。
三、 培育新聞隊伍,開拓新聞來源
一個優秀新聞人所應具備的最大技巧應是作為新聞人的職業素質和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新聞廣播在解析社會現象的過程中,傳達廣播媒介的價值觀,其更多地體現了一種中介的作用。而這種價值觀會通過新聞傳播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到社會大眾。新聞人的素質無疑將影響到新聞節目的質量。新聞工作者要嚴把新聞質量,面對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利益不同的各方觀點,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善于篩選與鑒別,為社會創造出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新聞播報。要力求真實,杜絕炒作與虛夸,真正揭示反映百姓最關注的社會問題。
另外,要進一步穩固和發展通訊員隊伍,為新聞廣播的穩定稿源做好鋪墊與準備。只有良好的稿件質量做鋪墊,節目播報才可能精彩。為此,新聞廣播工作者們應緊緊依托通聯部門,加強與各地駐站記者、 通訊員的聯系。要加強對新聞從業者的培訓,健全獎懲機制,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 增加節目公益性
以正確的價值標準作為基點,堅持航向,真正關心社會現實,關注人民生活,力戒浮夸,真正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以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為目標,擔負起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這是社會對媒體的期待和要求。
在廣播節目形象塑造上,也要善于通過公益來改善形象,提高公信力。公益參與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模式,要善于創新,從生活小事和細節著手,走進群眾的生活來挖掘素材,以以人為本作為節目的宗旨。
相比其他傳媒,廣播節目也正在擴大自己的市場,增加自己的受眾群體,在競爭中已經取得了一席之地。但我們必須看到,城市廣播新聞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電視新聞、網絡新聞、手機新聞的挑戰,其社會影響力和潛在受眾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在這樣的競爭局勢下,廣播新聞節目要積極采取措施,城市新聞廣播節目要對自己的節目定位、節目方向等進行系統的規整與認識,要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節目質量和節目的豐富性上有新的開創,力圖在提高節目的核心競爭力方面多下功夫。
參考文獻
1 許玲. 城市新聞廣播如何揚長避短[J]. 視聽
界,2014(01)
2 王藜霏. 新聞廣播的類型化發展趨勢研究
[J]. 新聞傳播,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