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的討論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題,以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
關鍵詞:教學討論法;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學習能力
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質疑、討論、探究、表達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各種嘗試性探究活動,來感受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獲取新的知識技能,并且能將所學知識于客觀實際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一、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與討論教學法的比較分析
傳統物理的教學方法偏重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大多是以?教師課堂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進行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而且很容易忽略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討論教學法則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創新思維,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使用討論教學法對學生成績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有助于避免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弊端,完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討論教學法
1.在物理教學中營造融洽的討論氛圍。據有關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思維會比平常更加活躍,創造性思維也比平常更加突出在。?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始終都處于主動地位而學生卻只是一味兒的被動接受,有時教師會對有些理解問題較慢學生失去耐心,相對于哪些靦腆偏于內向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在缺乏引導與鼓勵的學習氛圍中,所以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更加無趣沉悶。因此實行物理討論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氣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在愉悅的狀態下熱情的參與討論,自由發言。而教師更需要用詼諧的話語,用耐心的鼓勵和善意的的微笑來保持住學生的討論熱情,構建出民主和諧的的討論環境。但學生也要配合老師,熱情傾聽和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這種熱情很容易讓老師感到自己是受喜歡的,因此也能夠更大地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相對于學生思路不清時的胡亂回答,教師要更要耐心地聆聽,并及時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加以引導給出合理意見,教師還需通過各種嘗試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他們敢于發言敢于表達自己觀點和看法。因此討論教學法不但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增進師生感情。
2.探討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高中物理是密切的聯系著生活實際的,但同時也有很強的抽象性和理論性,雖然很多高中物理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但可能由于很多原因我們沒有留心過。所以討論教學的目的就是使這些理論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因此討論教學的過程中的內容應當切合生活實際,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必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把物理知識和規律融入到這些現實生活現象中來通過對現實生活實例的再現來探究物理規律,學習物理知識。由此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才會產生比較大的興趣,通過學生激烈充滿熱情的討論,去探索這些身邊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讓學生發現原來物理知識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并不遙遠,在舉手投足之間,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這些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也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生活問題討論的積極主動性。
3.教師要全面掌控討論過程。討論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討論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必須對討論過程進行合理嚴格有效的掌控。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靈活運用的討論方式,我們可以采取多種討論形式如全班討論、分組討論、同桌討論等,要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討論方式,活靈活用,以達到促進討論結果的作用。同時,教師在課程討論過程中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做好對討論過程進行合理有序的調控,教師也要對在討論過程中出現過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點撥與提醒,極大的調動學生們的討論熱情,提高學生們的討論積極性。然而在討論過程中也及其容易出現同學之間的彼此爭執等失控情緒的不好現象,這不但降低了學生自主討論學習的質量,而且對教學進程的展開也是不利的。
4.教師要對討論的結果進行歸歸納整理遷移拓展。所謂的歸納整理即是對學生們討論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意見和看法進行總結整理,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凝煉升華,進而形成對該問題正確的認識,達到討論最終結論。在歸納整理時,可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拓展遷移,即在課堂討論探究之后,運用所得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對所學知識的再認知如?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彈力之間的關系實驗后,學生對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彈力間的關系會有清晰的認識,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果彈簧被壓縮,那么彈簧壓縮的長度與彈簧的彈力又有什么關系呢?學生經過實驗,討論得出了結論?彈性限度內,彈簧壓縮的長度與彈簧彈力?也成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結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采用討論教學法,不但有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也能加深學生所學知識。在討論教學中,化被動為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能充分調動了積極性,促進學生發散性和創新性思維的形成。在教學討論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起好引導作用,合理調控和處理在討論中出現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的熱情,確保順利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葉瀾.“新基礎教育”成型性研究報告集[M].
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邵莉珺.試論問題討論教學模式[J].考試周
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