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新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探索性學習的過程。創新學習中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這種意識是學生創新的動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社會的發展和語文教改也都著重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本文也就針對高中語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做了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 創新能力;問題意識;創新思維
一、高中語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紀的高中生普遍具有創新求異的意識,但由于外在環境的限制,還不太善于利用和創造條件。偶爾創新行為的出現推動個人創新能力的發展,也都是建立在創新欲望和邏輯觀念的基礎之上,缺少真正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求同存異的味道。當代高中生思維也相當靈活,有創新的靈感,但自身缺少必備的去進行創新的技能,創新性思維的方式還不熟練。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并不是簡簡單單的背誦課本上的名文佳句,記憶名篇以及名家的作品。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和體會的文字,很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體會創新的樂趣,很難去塑造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的內在涵養也很難從根本上提高。高中應試的要求大部分就是對詩詞名篇的記憶與背誦,對語法生詞的理解和運用,但對于學生更深層次的文學素養和創造性的要求卻少見。另外,高中語文課程中不少文學佳作畫面感強,內涵比較豐富。假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憑借著枯燥的理論和壓迫強制方式灌輸學生,不僅讓學生覺得乏味無聊,而且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大有害處的。
二、 高中語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于創新的興趣。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第一步,學生創新興趣的培養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去培養。引人入勝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去學習情趣。 比如師生在誦讀詩詞的時候,要抑揚頓挫,滿懷感情的去大聲朗讀,盡情盡興的去感悟并獲得文章的內涵。就《再別康橋》來說,如果一味的以教師的講解分析為主,學生聽完過幾天后很可能就會把教過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但如果我們早教學過程中給詩詞配樂,與學生一塊深情誦讀,一起去感受康橋的無線風光,感悟詩人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這樣不僅彼此都獲得了美的感受,而且學生這樣去吸取的知識讓記憶也會變的更加深刻。
2.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及時有效的課堂討論是學生參與老師教學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創新學習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課堂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式的學習。事實表明,老師開展的課堂討論,不僅發揮了學生群體學習的作用,培養了團隊意識,也讓學生在輕松自主學習空間里互相啟發和幫助。逐漸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久而久之,討論使學生敢于質疑權威,敢于大膽求新,敢于標新立異的能力飆升,從而大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老師再此環節中也可與有關的社會焦點進行串聯,讓學生跳出書本知識的狹隘視角,融入社會的大家庭中,然后綜合不同學科知識,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問題,大膽去探索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的方法和思維,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創新技能。
3.開展課外的活動,其實語文課本教學知識中有許多是適合到社會中去考察實踐的。老師可以劃分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走出教室,到陽光下去感知生活。想當年詹天佑就為了彌補火車機頭的動力問題,發明了人字型鐵路。為了縮短工期,在開鑿居庸關隧道時,不拘一格,發明了從兩邊共同開鑿兼中間向兩邊開鑿的新方案,這些都是需要實踐去完成的,也都是實踐考察的結果。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總結生活經驗,不僅便于學生去理會課本內容,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去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提高,無形中激發了創新意識。
4.鼓勵引導學生大膽發言,抒發心聲。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擴散思維,提出新穎的見解。比如說,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作者寫作當時的社會背景。學生通過聯想,得出許多不同的看法。這個時候老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主動去分析和探究,利用所學知識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這樣就充分培養了學生單獨的個性思維能力和對語文知識的擴散能力,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大有裨益的。
5.從學生所犯的錯誤中發現他們的優點。作為老師應給每個學生改過的機會,成功的機會。要注意每個學生語文功底最近的發展狀態,制定符合學生不同的能力標準,避免由于超出學生的能范圍,而使他們經常感覺到失敗受挫現象的發生。另外也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特長,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是十分有必要的。創造條件去滿足他們的表現欲,讓他們看到自身的潛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在適當的時候引導他們向語文知識方面遷移。
6.減輕考試分數對于學生的壓力。學校的分數壓力大,學習負擔重,家庭父母的壓力也大,一旦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不僅會導致學生厭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老師要開發學生業余的愛好,比如在教學《水滸傳》一課時,假如有人想進一步的去了解文中英雄的事跡,有這一喜好的同學就可以組成一組,開展研究。而對梁山風俗有興趣的同學,又可搭成一組,收集素材,積累資料。要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就要提倡各種語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高中語文課堂其實是師生情感交流的一個相對不錯的場所,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自己為引導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師生在那種隨性但不隨意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創造想象的能力,彼此之間多向交流,取長補短,促進語文課堂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熊麗萍.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J].教育教學,2010(02)
2 秦紅梅.淺談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
新[J].期刊論文,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