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也需要不斷變革和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目前高中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社會需求,高中數學新課改應運而生。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學也需要不斷變革和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目前高中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社會需求,高中數學新課改應運而生。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是通過機械練習、死記硬背掌握數學知識學生知識被動的接受,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而新課改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以往機械、呆板的課堂教學模式[1]。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學生固有的學習方式,積極開展發現、探究等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個特點
1.教學理念的轉變。新課改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要求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具有創造性和開放性[2]。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大膽改變已有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并且創造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高中新課改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師生的角色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師應該創建和平、民主的課堂氛圍,從以往的課堂教學“主導者”變為課堂教學“引導者”,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啟發和誘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新課改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積極面對教學中發生的變化,勇敢面對各種挑戰,深入理解和貫徹新課改精神,把握高中數學教學要求,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
2.重視高中數學的基礎性。高中新課改中更加重視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技能[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有熟練掌握了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才能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研究,這就要求高中生在書寫課堂學習中全面掌握高中數學基礎知識。例如,高中數學新課改包含的幾個模塊中,必修課程中包括了集合、不等式和數列等,這些內容都說明高中數學主要以基礎知識為準。
3.數學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轉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積極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摒棄不適應新課改要求的陳舊教學模式,遵循“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新課改要求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創新性,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讓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有了充分發揮的空間,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二、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態和數量關系的學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具有十分普遍的應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智能的良好載體,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思想交流的重要場所。在新課改的深入推動下,教師應該運用新的理念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出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此改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1.適當借題發揮,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之前教師一般都會認真分析教材,根據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流程。但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或者干擾因素,干擾了已有的教學流程。這些意外情況可能阻礙一堂數學課的順利開展,也可以讓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更加有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講《獨立事件和條件概率》時,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概念,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探究學習,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各自編出自己的概率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分析獨立事件和條件概率之間的區別,然后每個小組推出一個代表發言。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題素材,教師可以借題發揮,根據實際調整自己的課堂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依靠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在課前課后沒有養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很多學生往往是為學習而學習,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單純依靠死記硬背,無法做到靈活應用知識。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本末倒置,數學基礎知識不牢,無法進行深入學習。針對這些弊端,新課改下教師應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三、結語
新課改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改變以往機械、呆板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適當借題發揮,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創新教學模式,以此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道靜.中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3)
2 徐步苗.有效提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
和實踐[J].華章,2010(23)
3 師海福.新課程背景下再談高中數學教學中
有效性提問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