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和標準,塑造學生的思想道德,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社會培養造就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對擔負如此重要任務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教師,全社會高度關注他們,并對他們提出很高的要求。師德修養不僅直接美系到教師隊伍的建設,而且直接影響受教育者,影響全社會。有了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樹立為教育事業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精神;有r良好的師德師風,才會有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這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在這里就根據“新建高職院校學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來分析、研究一下目前高等學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現狀分析
目前新建高職院校師德師風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重四輕”的現象:
1、重業冬,輕思想。在教師自我形象的定位上,不少教師較為重視業務學習和能力的提高,輕視思想修養的提高。有的對政治學習不重視,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致使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上有失偏頗,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的對自身工作要求不嚴,在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以及有關規定上自覺性較差,以身作則不夠;有的對集體不關心,對教學以外的工作不重視,敷衍了事。
2、重教書,輕育人。有的教師上課比較認真,課后對學生關心不夠,與學生談話溝通不多,對學生感情比較淡漠。還有許多教師“師道尊嚴”的思想未泯,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學生無條件服從自己,否則就采取強制手段。而根本沒有意識到教書育人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系統,也是自已的職責,在教書育人上沒能真正用心F功夫,沒能真正把育人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首位。
3、重待遇,輕責任。個別教師事業心不強。有的中年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將從教當成了謀生的手段,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教學成績平平,卻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起不到骨干教師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少數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怕吃苦受累,動不動就要和其他一些單位攀比福利和待遇,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工作上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少數教師缺乏責任心。對學生缺乏關愛,覺得學生學習與否、成績如何、表現怎樣與己無關,對學生的困難漠然置之,對學生的不良表現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與幫扶。
4、重娛樂,輕充電。一成不變地沿用舊的教學方法,不改革創新,也不利于人才成長和學校的整體發展。有許多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后大量閱讀書籍充實自己,自己也能利用工余時間看書閱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但也有少數一部分教師把上班當作任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上班精神不振,下班后生龍活虎參與到各種社會娛樂活動中,有的甚至是歌廳、麻將桌的???,熬夜至白天上課都在打瞌睡。不得不說其是一種師德缺失的表現。
二、師德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府該建立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力求做到標本兼治。
1、加強宣傳教育,是提高師德的基礎教育是師德建設的基礎。師德培養不能完全依賴教師自我意識、自我覺悟和自我修養,教師的職業道德養成重在師德教育。在教育內容上,既要宣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精神,又要宣傳學校相關政策、制度,更要突出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優秀教師群體的先進事跡。要使廣大教師以先進為榜樣,明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以自己良好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
2、強化評價工作體系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必備條件。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的德育目標及評價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途徑,多方面收集事實材料,對德育工作及其結果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是調整德育目標、改進德育方法、優化德育過程、提高德育效率的基本保證。是師德建設的必備條件,是判斷師德建設狀況和效果不可缺少的環節。師德評價是師德建設的必備條件。師德評價首先要確定科學的測評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應該涵蓋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幾個方面。其次要注重道德行為的測評,也要注重道德動機的測評?!€可以通過多視角、多維度評定,提高測評的信度和效度。如自我評價、同事評價、教研室評價、學生評價等多方面以及問卷調查法、行為觀察法等多種方法的整合。以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全面性。建立師德檔案,將師德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職務聘任、職稱晉升掛鉤。對于師德不規范的教師,調離教師崗位。
3、建立師德監督是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保障。監督,即查看和督促。師德監督機制是指對教師的師德狀況和其行為目標的選擇起督促、制約的系列措施與制度。師德監督機制的構成要素包括行政監督、學生監督、團體監督和社會監督。主要是建立并完善學校監督、同行監督、學生監督三位一體的師德監督網絡,聘請公正、正直的同志擔任師德督導員,抽查教師的師德狀況;發動學生?管理部門參與師德監督,對教師的師德行為進行約束,不斷督促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符合師德規范。
參考文獻
1 呂明.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職
教探索與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