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訓練,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如何突破作文教學的瓶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是許多語文老師想解決的問題。
一、真實的體驗
“真實的體驗”,就是要在創作中多捕捉生活細節,不管是人物的外貌動作、植物的色彩形狀,都是先被我們“看”到,然后才被我們寫出來。對處于寫作初級階段的同學們來說,看不到,自然寫不出。非得要寫,只能在腦中虛構。但虛構因為沒有事實積累的基礎,最后寫出來的東西嚴重失真。
1、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為創設生活化的作文環境,我帶領學生組織開展了“找春天”、“我想對秋雨說”、“猜猜他是誰”、“點鼻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放飛靈感、交流思想、表達感情。這樣,使學生有內容可寫,在不知不覺中對習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2、提供信息,激昂寫作熱情。習作要有個性,選材是關鍵。新奇的信息、具有新穎的材料等,都會誘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作文的熱情。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觀念,充分利用電視、報紙雜志、課外讀物、網絡等提供的各種信息和新的生活觀念,去充實學生的作文倉庫。我是這樣指導學生寫這篇作文的。在作文前,先播放一段2008年解放軍在四川抗震救災的錄像,讓學生觀看,然后問學生,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叔叔值得我們敬佩嗎?學生認同后,指導學生寫出他們敬佩的人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叔叔,這樣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并寫出了對解放軍敬佩的真情實感,文章生動感人。
二、靈動的感悟
按理說,想什么就應該能夠寫什么。但是,我們的能力總是有限的,我們的行動總是小于我們的心靈。我們常說比大地更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我們的心靈。
1、走出課堂,讓作文課充滿活力。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人類語言的源泉。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中,我時時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人和物,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下來。讓他們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作文的內容。同時,通過小組循環日記、評選作文大王等形式,讓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幻想的、開心的事都以寫的形式記下來。還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豐富作文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還能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比如組織學生春游——寫游記,演講——寫演講稿,參觀訪問——寫訪問記;當小記者采訪家長、老師同學。讓學生養成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筆的好習慣。這樣,學生由于有話可寫,感到作文并不困難,逐漸也會“熟能生巧”。“下筆如有神了”。
2、針對學校課程資源進行訓練。學校是學生賴以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要高度重視利用和開發學校課程資源。新課程強調,作文應開放,首要的是內容開放,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為關注體驗學校生活是積累素材的捷徑。如指導學生自己寫稿出版報、向學校廣播站投稿、辦手抄報、把好的文章向報刊推薦、利用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進行指導訓練、關注校園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這樣,引導學生關注課外生活、游戲活動、日常生活、師生交往等,獲取獨有的體驗,增加寫作之源,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
3、利用網絡讓學生在網絡作文世界里發展與創新。網絡信息技術具有資源廣泛、圖文音像并茂、運轉速度快、交互性強、反饋及時等優勢。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作文,促進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作文的能力,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信息時代的要求。同時,網絡作文教學可以促進人際交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利用網絡就感興趣的話題隨時隨地開展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學生用計算機進行寫作,可以把習作隨時展示給老師、同學或其他對象閱覽,并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組成寫作小組合作進行作文。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在習作中合作交流,“將自己的寫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可以說,網絡作文教學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具科學性。
三、新鮮的表達
“新鮮的表達”,就是避免千篇一律,發揚創新精神,創作出符合童真童趣的個性化。
1、作文的命題要在“新”字下工夫,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強,作文訓練要經常交換方法,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好的作文題目,就像鮮花吸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同是寫人記事的作文,《我的童年》命題就有點成人化,而《童年的趣事》、小《媽媽叫我小淘作氣》這樣的題目,學生就很喜歡寫。因為題目有助于激發他們回味童年的樂趣。接近他們的生活.使他們感到有話可寫。
2、在立意和選材上要“新”,培養學生寫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作文。好的作文既要立意新穎,也要題材新穎,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在作文教學中,我始終貫穿著這樣一個重要思想:真的才是美的。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平時多觀察,用筆把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所發現的閃光點寫下來。在著重從立足大綱,鼓勵創新等方面來引導學生,要求他們能有中心、有重點、有條理地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有了真實的體驗,學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自己的感悟充分表達出來。有了這三要素,老師教作文,學生學作文,就不再是踟躕不前的“瓶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