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也是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寢室是大學生生活的最基本場所,大學生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要在寢室度過,寢室成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寢室文化。寢室文化作為教育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不僅具有人員集中,時間集中等優點,而且具有教育形式廣、教育面廣等優勢,還具有融合性、凝聚性、持久性、約束性等鮮明特征。因此,研究寢室因素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影響,對于促進高等教育學風建設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學習倦怠;寢室因素;影響
一、學習倦怠的內涵
1、大學生學習倦怠的概念界定。倦怠,原指燃盡、枯竭。學習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研究來自“職業倦怠”,也有學者稱為“學業倦怠”、“學習焦崩”等。“倦怠”一詞最早是由紐約臨床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在《Journal of Social》發表的一篇名為“人事倦怠”的文章中提出的。他采用“倦怠”一詞來描述工作中的個體所體驗到的一組負性癥狀,如長期的情感耗竭、身體疲勞、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對待服務對象不人道的態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有學者在綜合參考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把學習倦怠定義為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或缺乏動力卻又不得不為之時, 就會感到厭煩, 從而產生一種身心俱疲的心理狀態,并消極對待學習活動, 這種狀態稱為學習倦怠。
2、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外在表現。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學習倦怠的癥狀會體現在人的行為和心理上,癥狀有:情緒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處于學習倦怠狀態下的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對學習冷漠、悲觀。在課堂上或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疲勞、嗜睡,容忍度低、性急易怒、沮喪無助,神經質或被其他更為極端的心理病態所困擾。
此外,還表現在用非人性化的態度來對待教師,拒絕接納教師,不尊重教師,將教師視為沒有感情的事物,用蔑視性的稱謂稱呼老師,從而對自己的學業失敗進行合理化。學習倦怠直接導致學習成就感低下,一種是覺得學習大學課程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常有空虛無聊感;另一種是學生感到他們無法從學習中活的更大的進步,自己付出的努力沒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時,很容易產生較強的自卑感。當較低的成就感與學習倦怠的前兩種癥狀結合在一起時,學生就會喪失理想和學習動機,通過減少心理上的投入來抗拒帶便,這時失敗就會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習得性無助。
二、寢室因素對于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相關性分析
1、基于實證調查的結論分析。在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影響因素中,除了專業因素、考試因素、教學因素以外,寢室作為高校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寢室環境與學生學業之間也產生了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對355名上海松江大學城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抽樣調查得出如下結論:①不同年級層次學生對于寢室的要求有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寢室的滿意度上。對寢室總體環境的滿意度(選項1~5由高到低,數值越大,滿意度越低)大二最低(2.56),其次大三(2.42),大一滿意度相對較高(2.32);理工科生(2.37)對寢室總體環境的滿意度略高于文科學生(2.47)。②對寢室的滿意程度與寢室學習氛圍、生活方式等相關性明顯,對寢室環境的低滿意度直接或間接導致學習倦怠現象的蔓延。通過對不同影響因素的Pearson相關性比較發現,對寢室的滿意度和寢室愛學習人數的多少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27,即寢室愛學習的人數越多、對寢室的滿意度越高。同理得出,對寢室的滿意度與寢室的嘈雜程度的相關系數為-0.242,與對學習程度的期望的相關系數為0.202,與受同學倦怠情緒影響(由高到低)的相關系數為-0.256,與和室友一起逃課的頻率(由高到低)的相關系數為-0.167等。與“宿舍生活對自身負面影響程度由高到低”相關系數最高,為-0.421;與“學習情緒易受室友影響的程度由低到高”相關系數排其次,為-0.269。
簡言之,“對寢室綜合滿意度高低”與“寢室環境嘈雜程度高低、受同學倦怠影響程度高低、逃課頻率高低”等因素負相關,與“寢室愛學習人數多少、對學習成績期望程度高低”等因素正相關。
2、基于座談訪談的結論分析。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成因,筆者還選取了12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座談,關于寢室因素對于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影響,學生整體反映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受寢室衛生環境影響。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優雅的寢室環境可以陶冶人的心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臟亂差的寢室衛生很難讓學生有在寢室看書學習的欲望。②受個人動機影響。學生普遍反映進入大學沒有如高中般的學習壓力和動力,覺得大學成績不是特別重要,所以逐漸消極對待學習,在寢室打游戲、看電視劇等打發時間。也有部分觀點認為,寢室本來就不是學習的地方,應該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寢室是用來休閑娛樂的。③受寢室其他成員行為習慣影響。寢室某一成員的刻苦學習會帶動寢室成員勤奮讀書,而懶散的作風則會像病毒一樣擴散到宿舍每個同學。一個寢室有一個同學打游戲,很容易帶動整個宿舍的同學打游戲。一個同學愛學習、經常性的探討學習,該寢室的學習風氣會優良很多。④受生源地的影響。生源地也對寢室成員行為習慣有一定的影響,像山東、河南這樣的人口大省,高考的競爭壓力明顯更大,導致這些同學一直都有極強的競爭觀念和自制力,而競爭壓力小的同學更容易安于現狀,缺乏競爭意識,容易產生學習倦怠現象。對于每個人來講,生活習慣也是千差萬別的:南方人謹慎、細心,北方人直率、坦誠;南方人含蓄,北方人外露。有的人外向,整天說個不停,有的人內向,少言寡語;有的人早起早睡,有的人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有的人獨善其身,有的人廣交朋友。這樣一來,晚上看書的人影響影響早睡的人休息,愛臥談的人攪擾不善言辭的人,愛靜的人被朋友多的人搞得煩躁。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又一時難以改變。
三、寢室因素對于克服學習倦怠現象的有效激勵對策
寢室是集學生學習、休息、娛樂、交際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場所,青年學生們在這個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創造了具有自身特點和時代特色的寢室文化。我們可以將寢室文化界定為大學生以寢室為主要活動空間,在共同學習生活、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環境和氛圍。為了克服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可能滋生和發展的學習倦怠現象,針對實證調查的影響因素,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應對策略:
1、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人生觀、價值觀。座談發現,那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同學對未來都有明確的目標,也有確定的職業生涯規劃,并正在一步一步的努力;而成績排名中等的同學普遍對自己成績的要求不高;對于那些成績偏下的同學來說,更以大學“讀書無用論”來消磨自己的斗志。因此,通過有效的激勵措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學風建設乃至立德樹人的首要問題。
2、深化學習優秀、進步型寢室和個人的評選宣傳方式。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寢室成員間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取長補短、交流學習體會是十分自然的事, 這是強化課堂學習知識,消化提高,融會與貫通的有效途徑之一。寢室內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寢室成員的專業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紀律和成才有著密切的相關度。在寢室學風營造發面可以多挖掘這方面的先進典型案例,通過大學生年度人物的評選、績點福布斯講座等方式,宣傳標桿學生和集體學習的事跡,以此為正能量激勵其他學生。
3、加強寢室文化的建設。隨著學生寢室作為集體的含義在進一步拓展和強化,寢室文化建設相應地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讓學生自己動手, 優化、美化寢室環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有針對性地在寢室選擇有關科學家、名人的立志名言張貼在墻上,在寢室內適當布置,始終保持寢室整潔衛生等,這些都有利于形成一個適于學習的優美環境,讓學生擁有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寢室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寢室成員的寢室公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人際交往方式、道德氛圍、室內環境布置、日常用品擺設等。
4、寢室不良學習風氣介入與疏導的體制保障。對于良好學風的養成而言,寢室氛圍對于學生的影響力是突出的,良好的管理制度是開展和諧寢室氛圍建設的重要保障。然而不良寢室風氣對于學習倦怠現象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因此,很多宿舍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改善,如衛生檢查制度,可以采取多獎勵少處罰的原則;要加強寢室紀律方面的管理,如:熄燈后禁止在走廊玩耍、喧嘩、打鬧;輔導員不定期的走訪寢室,學校突擊檢查等。通過制度化的措施和輔導員談心談話將不良風氣清除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 馬可.高校寢室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的著力點.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6(3)
2 張瑞.高校文明寢室建設可行性研究[J].科教文匯,2007(10)
3 鄧明長.后勤社會化環境下的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工作探討[J].消費導刊,2007 (4)
4 李瑞學.天媛.加強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7(1)
5 殷俊茹.程飛.發揮宿舍潛在教育功能努力推進宿舍文化建設[J]華商,2008(8)
6 朱軍.大學生宿舍會話建設嘆息[J].消費導刊,2008(7)
7 李亭.謝建立.侯瑞剛.關于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幾點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9(9)
8 孟炎.汪琪.淺談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策略.教育探索[J],2009(7)
9 王桂琴.譚邦柱.涂華華.淺析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對學風建設的影響和策略.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