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上好語文課,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長期以來,許多課堂尤其是農村基層的教學課堂,常常可見氣氛壓抑甚至是死氣沉沉之現狀。有時盡管教師講得唾沫橫飛,然而面對的是一群昏昏欲睡的學生,實在是難以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收效自然甚微。于是乎很多老師感嘆現在的學生難教,課堂活力不再,學習興趣喪失,自然就甭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在新課程標準下,學校大力倡導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意識到“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課件是輔助”的角色地位。因此我們應加強教法學法的研究,在課堂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智慧的靈光“閃”出來,讓思想的火花“迸”出來,讓課堂的氣氛“活”起來,從而收到提高教學質量水平之效果。
關鍵詞: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教法學法;教學效率
眾所皆知,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陣地,是學生汲取知識營養(yǎng)的殿堂,又是師生共同參與、綻放激情和活力的大舞臺。如何上好語文課,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長期以來,許多課堂尤其是農村基層的教學課堂,常常可見氣氛壓抑甚至是死氣沉沉之現狀。有時盡管教師講得唾沫橫飛,然而面對的是一群昏昏欲睡的學生,實在是難以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收效自然甚微。于是乎很多老師感嘆現在的學生難教,課堂活力不再,學習興趣喪失,自然就甭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
無數實踐證明,傳統(tǒng)“填鴨式”教法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教學需求了。只有改變教學模式,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水平。現代課堂教學,崇尚的是老師能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打造活力無限的樂學課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的宗旨。下面,本人就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的課文《春酒》為例,結合學校多年倡導的“先學后導、精講巧練”模式以及個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七步走”激活語文課堂的點滴成功做法。
一、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激趣導入課題
在喜慶的音樂聲中,我讓學生在欣賞各地奇異的民俗圖片后,再舉同學們身邊熟知的民俗例子,然后引入本課課題。悠揚悅耳的音樂,新奇賞心的圖片,別開生面的解說,令學生大開眼界,耳目一新!我這樣精心設計導入方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非常愉快并且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值得一提的是, 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就如《春酒》,就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xiāng)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fā)了對童年、對故鄉(xiāng)和對母親的懷念之情,這是對人性的謳歌與贊美,文筆生動,妙趣橫生,很值得品讀。因而對本單元的教學,都可以采用激趣導入法進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句話說得不錯。在新課標下,語文教師應為學生營造民主活潑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自主、合作、探究的一切積極因素,把枯燥無味、緊張單調的學習過程變?yōu)榉e極主動、愉快創(chuàng)新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情境,營造躍躍欲試的討論氛圍,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佳境妙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
二、展示學習目標,明確課堂任務
在完成導入課題之后,我通過課件展示出本文的兩個學習目標:①有感情朗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文章展示的風俗美、人情美;②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和關鍵詞語,加深理解作者“思鄉(xiāng)”這一主旨。我這樣設計的意圖十分明顯,是一下子就讓學生明確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要凡事都越俎代庖。老師要放手將學習的任務和主動權交給這小主人,讓他們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對課文有針對性地進行朗讀,逐步感知,培養(yǎng)能力。
三、采用先學后導,達成預定目標
“先學后導”,就是讓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自己先主動學習,獨立完成老師設計好的自學指導題后,老師再相應地加以引導。于是,根據本堂課的學習目標,我展示自學指導題1: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xiāng)的哪些主要風俗活動?這些活動表現了家鄉(xiāng)什么?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后,能快速地找出文章中描寫的三個主要風俗,即“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這些活動表現了家鄉(xiāng)的風俗美、人情美。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大多能快速解決,這樣就訓練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達成本堂課的部分簡單目標。
四、加強問題探究,體驗合作樂趣
在成功引導學生完成如上的第一個自學指導題后,教師循序漸進,展示自學指導題2:要求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共同找出文中認為很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片段和關鍵詞語,體會它們的妙處。
文中有關的精彩細節(jié)描寫很多,如:①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②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地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以上的細節(jié)描寫,把兒時的我那種“調皮、活潑、可愛、天真、嘴饞”的形象以及與我家和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融洽感情,描寫得活靈活現、感人至深。只有引導學生認真地再三朗讀、討論,才能體會作者傳神寫法之精妙。
b關鍵詞語的描寫片段,如:“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例句中的“眼巴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企盼的神態(tài),體現了兒時的我活潑可愛的特點。
這兩個指導題目的設計,要求學生采用分組討論、限時比賽、選派代表發(fā)言的方式完成,這樣做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又擺脫了教師“一言堂”的老傳統(tǒng)局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合作意識,最大限度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在學生積極探討、回答的基礎上,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老師及時給學生的回答進行贊賞、評價,從而水到渠成、輕松愉快地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
五、放手歸納總結,交流分享提高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老師不再是自己總結本堂課的教學主要內容,而是放手讓學生暢談學習本文后的感受,教師再給予歸納總結。我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放手地讓學生自己歸納知識點、學習方法等相關內容,讓他們明確說出自己學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會,問題要如何解決。二是也讓教師能及時了解課堂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要求,有利于師生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提升。
六、當堂協(xié)同巧練,加深知識理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問題:請參照下面句式,細細地品味文章,精彩展示你此時的感受。(句式:我端起一杯_____酒,品出了___ ,你看______)參考提示:①讀濃情的句子。②品喜歡的細節(jié)。③嘗精妙的詞語。
這個訓練題目,教師只是提供品味的角度與方式,要求學生要通過小組進行探討合作,比一比,在五分鐘時間里哪個小組寫得最好,并積極與大家分享。這樣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再次加深交流合作,大膽發(fā)揮想象與聯(lián)想,加深理解本文作者“思鄉(xiāng)”的寫作目的,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之間“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表達的能力。
七、精設課后作業(yè),再次攜手提升
在本堂課的最后,我布置課后練習題如下:①分小組合作搜集有關思鄉(xiāng)的詩詞、對聯(lián)、歌曲、故事。②以“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為題寫一篇作文,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課堂是舞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主角永遠屬于學生。我這樣設計本堂課的課后作業(yè),旨在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中去學語文,到實踐中去學習語文,并自覺在課后時間里能再次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把教法、學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張揚學生個性的天地,成為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搖籃。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產生“課堂很無奈、課后很精彩”的思想看法,才會喜歡上趣味盎然的語文。
總而言之,課堂小天地,教學大文章。《春酒》一課的教學,本人運用的“先學后導、精講巧練”模式,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做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的整個教學思路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無論是研讀課文、品味語言,還是當堂訓練、作業(yè)設計,都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搭建了一個平臺。通過對《春酒》這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整個課堂樂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學生帶入想學、愛學、想說、能說的美好情境,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循序漸進,依據教學目標,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并積極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水到渠成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門魅力無限的藝術。我認為教師只要能夠很好運用“先學后導、精講巧練”模式,很好地設計好精美的課堂結構,很好地運用“七步走”方式步驟,很好地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參與、愛學、樂學的課堂氛圍,讓他們的激情“動”起來,讓智慧的靈光“閃”出來,讓思想的火花“迸”出來,一定能讓我們的課堂洋溢著讀書聲、掌聲、笑聲交融的青春氣息,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活潑而溫馨,而在這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一定能體驗到藝術之美、成功之美、快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