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點沿光滑斜面無初速下滑,第一次從A至B,第二次從A至C再到D,B、D在同一水平面,AB=AC+CD,如圖2所示。質點在C處不損失能量,兩次下滑時間分別為t1與t2,則 由于在下滑過程中不損失機械能,因此質點到達B點和D點的速度均為v,如圖3所示,即兩次下滑的v-t圖線的終點均應落在直線vF上。OF為第一次下滑的v-t圖線,OG為第二次下滑AC段的圖線,由于AC段的加速度比AB段大,OG的斜率比OF的斜率大。GH為CD段圖線,H落在vF上,H可能在F的左邊、右邊或與F重合;若H正好與F重合,那么四邊形OGHt1的面積比三角形OFt1的面積大,這說明第二次下滑的路程較長,這與AB=AC+CD相矛質,所以H不可能與F重合,即t1不可能等于t2。
若H在F的右邊,如圖4GH與OF的交點為M,過M作MN∥vH,連FN,FN與MH交于K,Ft1與MH交于I.△FMH與△FNH同底等高,兩者面積相等,去掉公共部分△FKH的面積,可得△MKF與△HKN的面積相等。兩次下滑的v-t圖線包圍的面積,公共重疊的部分是四邊形OMIt1,第一次下滑的v-t圖中不重疊部分只有△MFI,而它的面積S△MFIt2,(A)選項正確。
輔導老師:陳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