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課程》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要求結合小學生思維特點,恰當地運用畫圖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內容,而且還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更加豐富,調動起學習語文課的積極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圖畫,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借助圖畫;應用策略
中國《語文課程》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在多種閱讀方法中,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用圖畫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悟,能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樂趣,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語文素養。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要求結合小學生思維特點,恰當地運用畫圖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內容,而且還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更加豐富,調動起學習語文課的積極性。運用圖畫,突破重點和難點圖畫,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展開聯想。這不僅使學生較快較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認知道理的積極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圖畫,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運用插圖,激發興趣
與文本內容比較,色彩亮麗的插圖更能吸引學生。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往往對具體可感的彩圖興致勃勃。教師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利用課文插圖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燃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還可以使他們獲得課文的相關信息,激發他們的學習的靈感,激活他們的思維。再如,教授唐詩《山行》時,講到“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光畫一輛車,然后在車周圍畫上紅色的楓樹,問學生“在這美麗的楓林中,是論的車停下來呢?”答道:“杜牧”。繼而又問:“他為什么要停下來呢?”答:“要觀賞這迷人的楓林晚景”。再問:“誰來用因果關系講一講以是對話的內容?”學生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講:“因為傍晚楓林景色十分美麗,所以使杜牧不由自主地停下車來觀賞美景”,從而講解了“坐”字,也培養了他們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運用插圖,促進思維發展
配合插圖模仿,符合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讓學生為插圖配“畫外音”,能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在講《三袋麥子》這一課時,我利用課文中優美的插圖指導學生朗讀、學習課文,讓他們模仿,讓他們自由地想象。“麥子是土地爺爺送給這三個小動物的,那土地爺爺對他們的做法分別是什么態度呢?我們先來看看小豬。”我剛提問完,就有學生舉手了。“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找得真準確,我們來看插圖,圖上能看出來嗎?”“能。”“誰能看著插圖,模仿土地爺爺笑給大家聽聽呢?”圖上土地爺爺捋著胡須正張著嘴哈哈大笑。我請一位學生起來模仿。只見他空握右手,放在嘴巴下,做出捋胡須的樣子。“哈哈哈”,模仿得活靈活現。我心里暗暗叫好。在講到土地爺爺對小牛的態度時,我也讓學生看插圖,想象一下老人會對小牛說什么呢?“小牛,你真節儉。”“小牛,你真會過日子。”……學生們的表現讓人驚喜。可見,借助插圖既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此時呈現在學生頭腦里的不只是畫面上的形象,而是透過書中的插圖感受到的畫中之情,畫外之音。
三、借助圖畫,提高想象力
學生們不僅喜愛文中那一幅幅畫,還喜歡自己動手創作,以此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常常讓學生動手畫畫。如:學習《小池塘》一文中,引導學生想象:小池塘中除了有太陽、白云的倒影外,還會有些什么,小朋友動手畫一畫。孩子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認真地畫了起來。畫完后,他們還仿照課文向大家作起了介紹。有的說,飛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條條小魚;有的說,房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座座小山;還有的說,蘆葦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根根海帶……孩子們遐想聯翩,對文中“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學習識字5(描述夏天的韻味)后,我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用手中的筆畫一畫你眼中的夏天。孩子們興致可高了。他們有的在作業本上畫了粉紅的荷花、雪白的茉莉,還起名為美麗的夏天;有的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畫了出來,有的畫上了自己和小伙伴在水中游泳,起名為涼爽的夏天;有的不僅畫了畫,還在一旁作了一段文字描述:夏天到了,桃子熟了,梅子熟了,西瓜也熟了。我和媽媽一起買了好多水果,吃得可開心了。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畫出了自己眼中的夏天,表達了對夏天的喜愛之情。
四、利用畫面,培養觀察能力
在看圖作文時,學生面對多幅畫或多景點,往往無從下手。遇到這種情形時,老師就要適當地引導學生認識畫面上的各種景物和觀察整個畫面的著眼點。如此,再讓他們動眼觀察、動腦分析。如講授看圖作文《公園一角》時,光用彩筆畫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噴水池,讓學生寫出噴水池的樣子。然后再畫出小亭、長廊、樹木、花草、游人等,讓學生抓住每個景物的特點仔細觀察,進而分析展開聯想。
末了,讓學生們把觀察到的各個景物的不同特點分別寫出來。這樣看圖作文,即訓練了學生的有序寫景的作文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總之,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悉心揣摩這一幅幅小小的插圖,仔細思考如何巧妙甚至創造性地利用編者提供的這一系列教學資源,使小小的插圖“活”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大千世界。只有這樣,我們的課文才會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我們的課堂才會煥發出勃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