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活動單導學”模式普遍在中小學和幼兒園中展開。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活動單導學”模式越來越體現(xiàn)出它的用武之地和高效性。活動單導學是一種以“活動單為學案,活動為載體,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它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主體與主導”論,而且對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它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活動單導學;幼兒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單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近年來一種比較新穎的教育教學模式。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總是認為教師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幼兒就學得越快越好。實踐證明,這樣易造成幼兒思維的惰性,而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學方法,是以損害幼兒終身發(fā)展為代價的“教育”苦果。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如皋“活動單導學”模式應運而生了。而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充分解放思想,快速轉換角色,將課堂活動交給幼兒。做到“四個轉變”,即從重教向重學轉變、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重傳授向重指導轉變、重模式向重個性轉變,充分體現(xiàn)教師“導”和幼兒“動”。“活動單導學”以其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在幼兒園各領域活動中迅速展開,并越來越體現(xiàn)出它的用武之地和頑強生命力,其地位不可小視。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習的有關理論, 談談“活動單”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對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重視活動:正確理解活動,科學設計活動
“活動”一般包含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個基本要素。這四要素的關系為:“自主學習”是活動的前提,“合作探究”是活動的主體,“成果展示”是活動的外顯,“自我完善”是活動的提升。活動包括兩部分,一是學生動手動口、分工協(xié)作,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動手制作、動口表達的能力;二是學生的內(nèi)在思維活動:是學生認真讀題、安靜思考,找尋答案、組織語言的一系列過程,這是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兩相結合,使個體既有獨立嘗試的機會,又能使個體之間及時得到同伴必要的補充與幫助,從而在活動中真實有效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在實施活動時,首先要形成分組。可以把班上的小朋友分成五人一組,改過去分排坐的方式為圍繞而坐,既讓小組的界線分明,也讓課堂看起來更有自由自在的氣息。其次,分組時,要特別注意了小組組員的構成搭配。每組中都要注意思維活躍、口頭表達流暢,組織能力較強者交叉搭配分成組,讓他們在各自的小組中起帶頭作用,使組員間的交流變得成功而有意義。分組后要培養(yǎng)孩子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與集體榮譽感,讓他們有以小組為榮的自豪感。分組后不久,孩子們都在小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不同切入角度產(chǎn)生的不同的看法、在學生思維過程后產(chǎn)生的不同方式的表達,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并通過爭論可形成問題的關注焦點,相互啟發(fā)可擴展找尋答案的思路,慢慢找到合做探究的良好運轉方式并形成合作探究的好習慣。遇到難點或有偏離方向的傾向,教師適時進行點撥、指導,讓學習氣氛“活”起來,讓學生的表達與思維“動”起來。
二、活動清單:目標清楚可見,導學有章可循
“活動單”是呈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活動方案等教學元素的新形式教案,是指導教學的一種新形手段。在“活動單導學”的教學模式中,“活動單”是活動的載體,作為活動單的設計者,教師必須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目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有機地融入到活動單中。以活動內(nèi)容和活動程序體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務。教師要在制作活動單前做好全局規(guī)劃與整體把握,把活動單的設計作到條理清晰,內(nèi)容完備,科學實用。
教師在設計活動單時,要注意在設計中留足變化的余地,既不能死板,也不能偏離目標,既要有學生活動,還要有教師的點撥,既要放得出去,還要收得回來。除了考驗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外,將活動單做好做實是成功的關鍵。活動單還要靈活掌握,精心為課堂服務。
三、掌控導學:導活動教學,導細節(jié)促學
“導學”就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分組活、引導指點、評價提升等手段引導學生在活動單規(guī)定的程式下進行自主學習。它主要包括教師的導情趣、導思路和導方法等形式,并在細節(jié)部分進行個別點或教學引申。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的發(fā)揮是“活動單導學”的基本策略。在“活動單導學”模式中,教師的任務不單單是幼兒學習的指導者,他更重要的角色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這就更多地把教學時間與空間還給了學生。在教學實踐當中,我常常根據(jù)幼兒的求知欲與理解度,通過活動去支持幼兒的探索求知行為,在重點與難點環(huán)節(jié)往往要與幼兒“共度難關”,注重把老師的提問更有針對性地轉變?yōu)橛變旱闹鲃犹剿髋c科學質疑。
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活動單導學”模式下教師的導學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幼兒活動的主體性。教師要學會在激發(fā)興趣中發(fā)揮幼兒活動的主體性,要注意觀察幼兒,把已定的活動活用,使教師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過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
總之,“活動單導學模式”之所以被推廣,是因為它推崇“讓孩子主動地學”,“在活動中學”,“讓孩子們善學樂學”。它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它有效地改進了原有的教學模式,這是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新的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探索。依據(jù)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設計出貫穿教學活動的、富有特色的活動單,吸引幼兒自主學習。?實踐證明,這是樂于被老師和孩子們接受的新形式,是科學有效的。我們要在這條道路上繼續(xù)探索、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