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是我們班的一個孩子,從最初地抗拒我,到最終的接納我,這個過程讓我感概頗深:孩子本是單純的,只要你真正了解他,貼近他,用心疼愛他,他就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愛……
一、親情缺乏,孩子叛逆
丁丁是我們班一個很“不起眼”的孩子,因為他長的特別瘦小,但同時他又是一個“很惹眼”的小家伙,因為他總會惹出層出不窮的麻煩!他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他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幾乎不寫作業,不遵守紀律,課堂上不聽講,坐不住板凳,不是搞小動作就是和別人說話,甚至總愛和別人打架。
剛剛接手這個班級我就對他的印象比較深刻,因為他的穿著實在讓人頭痛,很少能看見他穿得干凈利索。他是一個典型的“行規偏差生”。接班前,我就初步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而丁丁是我了解到的比較特殊的一個。
他的家庭比較復雜,在別的孩子沉溺在父母濃厚的愛河之中時,在丁丁牙牙學語時,他的爸爸媽媽就離異了,他被判給了爸爸,而媽媽從此杳無音訊。隨后,丁丁爸爸出國賺錢,把丁丁留在了農村的奶奶身邊。這幾年里,丁丁爸爸又結了婚,并且又生育了一個孩子。面對生長在這樣特殊家庭的孩子,面對丁丁,我心里直打鼓:我該怎么辦?我能改變他嗎?我該用什么辦法來轉變他?
二、改變丁丁,從我做起
通過了解,我得知事實上丁丁的爸爸并沒有很好地負起教育、照顧孩子的任務。原來,自父母離異后,他再沒見過媽媽,據說媽媽當年和一個男人去外地了。他爸爸幾年前出國勞務,把他放在了農村的奶奶家。這一寄養便沒了盡頭。
他缺少別的孩子都有的父愛、母愛,這讓他有些自卑。同學們說他媽媽和別人跑了,爸爸又結婚生孩子了,爸爸媽媽都不要丁丁了……這些話嚴重刺激了丁丁頑皮外表下那顆孤獨脆弱的心,每當這個時候,丁丁的心底涌起的都是憤恨,他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于是就對同學大打出手。丁丁甚至討厭姑姑和叔叔家的哥哥和妹妹。常常會因為零食或者玩具,他能對哥哥拳腳相加,對妹妹冷言惡語。如果奶奶指責他,他要么理直氣壯地說:“誰讓他們和我搶的?”要么摔門而去。他從不低頭認錯。他就是這樣一個滿身問題的孩子。可是在逐漸深入的接觸后,我發現丁丁有他的優點。他很聰明,雖然不愛學習,可是他喜歡沒事的時候搞些小發明和小創造,自制小電風扇,小輪船,小手槍,用廢舊易拉罐制成飛機模型;他畫畫也很有天賦,沒事的時候就在圖畫本上畫他喜歡的動漫人物;他用橡皮泥捏的小動物們,一個個都惟妙惟肖。他打架通常也不是欺負人,多數是因為別人說他爸媽的事。聰明可愛的孩子為何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生”?從他的情況來看,家庭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知道他不是什么也做不好,只是缺少正確的溝通和引導,只是缺少關心和疼愛!
為了改變丁丁,我開始努力。我想,改變丁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近他,走進他心里。所以每天課后沒事時我都和找他聊天,他不說話,我就說!我問他很多問題,給他講笑話,讓他給我講故事,和他一起捏橡皮泥,請他幫我畫簡筆畫做教具!當我檢查個人衛生的時候,我看到丁丁的衣服臟了,我不批評他,而是悄悄在他耳邊說:你看,你多馬虎,忘了換衣服。我常從家里帶好吃的給丁丁,雖然他總是拒絕,但我一直這樣堅持。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和比賽,比如運動會和書畫比賽……我抓住他的每一點進步而鼓勵和表揚。
上學期的一天,我在檢查衛生時,發現他的扣子掉了,就對他說:“丁丁,下課來我辦公室一趟啊。”等他到辦公室,我讓他把衣服脫下來,親自穿針引線,用我不太熟悉的手法給他縫上了那顆紐扣,丁丁一直在說不用,要自己來。我說:“沒關系!我不比你縫得好啊!”丁丁穿上衣服時,一個舉動打動了我,他深深對我鞠了一躬,轉頭跑開了……可能丁丁看到了,縫扣子的時候,我的食指被扎出了血……
三、深入家庭,重拾關懷
我認為要讓丁丁健康快樂地成長,他的家庭教育問題是關鍵。改變丁丁,必須和他爸爸溝通,只要他改變了教育方法,為丁丁創設一個和諧的溫暖的家庭環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通過多種形式又多次與他的爸爸進行交流,指出他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離異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損,家長的忽視,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我和丁丁的爸爸說丁丁的優點,表揚丁丁,也說丁丁存在的問題,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勸他接丁丁回家,教他和丁丁交流的方法。
通過我的努力,丁丁爸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來學校看丁丁,主動給丁丁買吃的、穿的和學習用品,還來參加丁丁的家長會。開始時,丁丁很叛逆,幾乎不和爸爸說話,但是孩子缺失的東西在一點點被彌補,他能不感動嗎?我發現丁丁心里的堅冰逐漸在消融……
上學期開學時,孩子終于回到了父親的身邊,結束了長久的流浪生活。丁丁爸爸在去接他的時候,抱著丁丁說對不起。當大手有力的牽起了早該被牽起的小手,我看到了幸福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