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教材內容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全一冊武術章節中的武術形神拳教學,是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身體條件等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再添加進來一些健身的動作與知識,共18課時,這是第1次課,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是彈腿沖拳及提膝亮掌動作。它涵蓋了武術中長拳的基本手型、手法,(拳、掌、勾手)步型,基本腿法(彈腿、蹬腿等),動作左右對稱,上下相隨,節奏鮮明,舒展大方,剛勁有力。強調全身整體運動,上下協調,周身運動。集中體現了武術運動的本質訓練特點,對培養高中學生的武術意識,發展靈敏、協調、力量等身體素質具有很好的作用。學習后再配上歌曲音樂進行自行創編環節,使人感到精神振奮,有利于激發高中學生練習的欲望,提高其練習武術的興趣。授課班級共有學生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現新的思想和理念,在本課中創設:學會教師交給的動作再分組和音樂自行創編環節及在有韻律的節奏中進行練習,實施啟發式教學和探究性教學,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學內容,本節課包括兩個教學內容,一個是主教材,一個是輔教材。主教材是武術基本動作教學,輔教材是健身武術基本功練習。在授課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生的基本技能外,還創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練過程中既掌握武術基本動作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自學能力,以及武德修養的培養。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行進間彈腿沖拳、提膝亮掌、學生自行創編。
難點:①行進間彈腿沖拳要突出“彈”字,要求大腿控制好小腿踢出鞭打的動作并要在迅速收回,②沖拳的“沖”字也要努力做到速度快、有力度,③提膝亮掌要求手眼步同時到位,④自行創編環節的新穎、整齊、動作的規范性
四、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的年齡為15-16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朝氣蓬勃、身體素質好、富于想象和挑戰,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因此對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不用擔心。但由于他們的興奮點高,并極易擴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應在這點上多考慮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提升老師自身教學的幽默度。同學間能團結互助,班集體意識剛剛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心理素質較好。在教學中只要引導學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很容易實現,另外,我還會注意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帶頭作用,來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五、教學目標
根據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認知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能認真積極自覺的參與學習,感受武術的節奏和風格;使學生會學武術,會欣賞武術,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②技能目標:掌握行進間彈腿沖拳、提膝亮掌動作,90%以上的學生能完成動作的基本技術技能,再把學會教師交給的動作分組跟音樂自行創編,體現武術的技擊性風格。③情感目標:加強武德修養增強學生學習武術的自信心,并且力爭做到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動作,還要使學生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熱愛祖國,樹立為祖國強盛而鍛煉的社會責任意識等優良品質。
六、教法
1、示范講解法:先進行集體示范、講解。精講、抓住重點,示范動作標準規范。(先鏡面師范示范,后進行同方向示范與講解相結合)
2、個別輔導法:針對動作技能掌握欠缺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多鼓勵、多表揚培養他們對此項運動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分組練習法: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進行男生、女生搭配分組,運用運動技能掌握較快較好的學生帶動運動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學,使他們一起進步。
七、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節課中我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體現的:①細看,細想:俗話說“七分想,三分練”由此可見好好地想動作的要領及重點比沒有頭緒的多練效果更好。教師示范講解后,學生通過看、做、想明確技術動作概念。②合作與探究:分組練習很重要,最后把本節課學習的幾個主要動作連到一起串成一段小組合再配上音樂使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課所學技術的方法,能快速有效地顯示出教學成果。③展示與評價: 分組展示、相互開展評價,提高學習能力和教學的有效性。
八、組織形式
1、開始部分:安排時間3分,常規內容包括課堂常規、集合整隊、師生問好、教師說明本課目標要求、安排見習生。
2、準備部分:安排時間5分。包括武術花樣操,每節4個8拍,這樣安排一是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平時枯燥的跑步活動寓于武術健身活動之中,激發學習動機。二是使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能力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并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結束部分:時間安排4分。教師提示放松部位,頸、肩、腰、臂等部位放松。要求學生在放松時做到輕松、快樂,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之后,作課堂小結,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
九、預計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快樂的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效果良好、感情融洽。完成率在90%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確動作要領。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5%左右,最高心率為15~130次/分,平均心率達110~12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