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高效的課堂已成為現代教師的追求,而要走進高效課堂,對于教師來說角色觀念的轉變,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的完善,這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角色轉變;激活;評價
一、轉變策略
1、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共享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明確教與學的關系,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自學自勵。”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擁有“點石成金”的指頭。
2、師生關系的轉變。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每一名教師都應該真心地走進學生,真情地親近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平等而理解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教育。
二、課前預習策略
我認為當前的語文教學抓好學生的預習,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也是尤為必要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自學課文,這種學習活動避免了學生自學過程的盲目性,預習的隨意性,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自學效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明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去弄明白學習本課的目的,明確課文的具體要求。老師可以在課前給出預習方案,使學生的預習和學習中有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從而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每接觸到新的課文,往往對新課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都感到陌生而好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下的注釋了解作者。大多數課文沒有介紹寫作背景,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查找有關資料,或者到互聯網上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3、熟知課文內容。教師在指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時應教給一定的方法,如反復誦讀,找中心句,濃縮段落,劃分層次,找出喜歡的語句等,使學生通過誦讀、思考對文章的內容有確切的理解,或者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段落層次的意思,這樣讓學生真正能夠進得去又出得來,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4、疑難問題記錄。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必定會遇到這樣那樣或多或少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些問題記錄整理下來,以便于在課堂上聽課時加以解決,或者主動向老師請教。這要養成習慣。讓學生形成“遇到問題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請教”的學習態度。這種學習態度一旦養成,就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激活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學生學習的動機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而要靠教師在師生的交往中去激發、培養。“激活策略”無疑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確使用“激活策略”會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充滿盎然生機,讓我們課堂的每一寸土壤種滿高效的種子。
1、巧設疑問,“激活”學生陳封已久的熱情。古人云:大疑大進,小疑小進。一個善教者就要善于設置疑問,善于在教學中使學生于無疑處生疑,促使他們主動探究問題。教師要創設探疑性問題情境,多方位誘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思考。只有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高效課堂的營造才有了最根深蒂固的基礎。
2、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豐富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教師的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思維的激活劑,教師應用自己充沛的感情,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問題的探究。適當適時的情境創設,可以使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被“激活”,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3、鼓勵思維,“激活”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才智。新課標明確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如何才能保證學生深入地探究問題?重要的是鼓勵學生思維,以便“激活”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才智。通過不同方法、方式訓練學生多角度思維,必然會提高課堂教學的廣度與深度,高效課堂才能真正名副其實。
4、發揚民主,“激活”課堂靜如止水般的氣氛。傳統的課堂氣氛過于嚴肅緊張,學生不敢暢所欲言,因而課堂氣氛總是靜如止水般沉寂,最終將扼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讓學生敢說真話,才能真正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堂真正民主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得到尊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實現,這是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最有力的保證。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究,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2 葉瀾等著.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 韓立福.有效上課——知識建構型視野下的上課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