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真實問題出發,引出了分組教學的模式闡述了分組教學的構想、實施、效果及優點。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以及信息技術在社會上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課日益成為一門實用價值很高的工具課,那么如何向45分鐘要質量,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則成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分組教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分組教學;探索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工具課程,其重要性、使用的普遍性已為現代人的共識。所以,在進入社會專業領域前,接受相關必備的教育,學會一些基本技術操作,是現代高中生的必經之路。但是,如何用好高中時期有限的課時,達到掌握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雙重目標就成為計算機課的重中之重。現在的學校教育中,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集體授課制,它能使全班學生同時接受系統的知識教育,共同得到提高。可是由于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基礎差異較大,想要通過規定學時和既定的集體授課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無法完成的。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全體同學通過教學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嘗試的分組教學形式指的是:采用分組教學、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分組教學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小組的成績為評價標準,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進而更加省時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一、要有一套比較好的教學平臺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既挖掘課堂教學的深度,又拓寬課堂教學的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構建新的模式,這個新的模式就是多功能教學平臺的建立,構建這個網絡教學平臺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需要,也可以讓師生在這個平臺中享受未來教學的方便與快捷。那么,這個平臺需要有哪些功能呢?主要功能應該有:①教師可以管理教學、編輯課件、在線考試、審批作業、給學生分組、統計學生學習情況等。平臺是可根據課程學習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強大學習工具。②學生可以查看課程內容、提交作業、小組協作學習和交流、查看學習成績等。教學平臺將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
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分組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理論也提出,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信息技術課教學的內容具有應用性強、更新更快的特點,在教學中更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方法和方式。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把時間用于講解理論知識,而忽視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課堂教學就難免枯燥無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師生一起共同學習,在學習中一起質疑、一起討論、一起操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根據教學實踐,談談如何以分組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①首先為學生分小組,一般6個人一組比較適宜,男女搭配,以計算機水平相對比較高的學生為小組長,在任務教學的過程中,讓一個小組完成一項任務,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分工及合作的意識。②對小組的任務設置要科學合理。信息技術的學習一般是以“任務驅動”方式進行的,在這樣的學習進程中,學習進程的推進主要依賴于學生,因為進程推進是以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定的。
三、分組教學的優勢
1.通過合作性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在相互幫助中潛移默化地學到了理論知識,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減少了上課時的拘束和對學習知識的恐懼和擔心,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基礎好的學生在相互幫教中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同樣會激發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2.在合作學習中,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內成員可以毫不拘謹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與其他成員充分探討、協商,得到最優化的方案,這種集思廣益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優化教學效果,增強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討論中發現難處時,小組中的活躍成員及時發問,其他相對偏于沉默的學生也會在第一時間聽到老師的正確指導,從而將一些錯誤的理解消滅在萌芽中。
3.在小組合作完成課堂作業后,給予及時反饋,尤其是現在我校正在實行小班教學,人數相對較少,借助大屏幕將小組的作業公布出來,評選出最好的幾份側重表揚,同時挑選出剩余小組作業的亮點或新穎之處,單獨表揚。
四、對小組進行評價,體驗合作的成功與快樂
在參與中得到成長,在合作中得到快樂,如果小組與小組之間有競爭,那么就會更加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該怎樣評價,由誰來評價,留多少時間來評價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習慣蜻蜓點水式的評價,因為我們不知道怎么去評價,或者說我們評價的角度有問題。我一般這樣評價,可以對整堂課進行評價,也可以在平時某堂課的教學中,針對學生課堂提問、上課紀律情況、作品完成情況、小組完成任務情況,對各個小組進行一個打分,最后選出優秀小組。評價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及時表揚、多鼓勵,對演示錯誤的學生也應肯定其成績,指導其正確的方法。評價的目的是教師掌握本課的教學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下一節課采取補救的措施,讓學生在更深的層次上提高。在評價的同時要加入倫理、道德和情感,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滲透進去。
總之,雖然分組教學模式還不是學校教學組織形式中的主要形式,但它卻更適用于新課標下的課堂,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的接受者為主動的探索者,強化集體智慧和合作意識,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帶動他們更多的思考、操作,在實踐中獲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