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驗教學是中學生物教學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幫助學生培養觀察、思維、創新及動手操作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觀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礎。觀察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只有認真地觀察,才能準確地認識生物種類,了解生物形態、結構及功能,從而取得實驗教學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觀察能力;培養
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而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上述諸項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養,也是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必須科學地培養學生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教師要教育和培養學生具有全面地、正確地、深入了解事物本質特征的觀察能力。
一、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并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檢查方法可采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
二、指導實驗.培養觀察的方法
①按順序觀察。一般對于生物實驗材料,按其結構和外部特征可以從外到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從局部到整體,從宏觀到微觀進行觀察;按生物所處的空間,可以從遠到近,從大到小觀察;按生物出現時間可先后觀察,先營養器官后生殖器官等等。如“觀察根尖的結構”實驗,可遵循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順序。先觀察小麥或蠶豆幼根和根毛,并要求學生說出根的功能,再找出根尖,用刀切下根尖制成裝片,從宏觀上認識根尖組成,進而深人微觀,按從下到上順序,由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重點是觀察根毛,并對照掛圖、課本插圖、根尖永久切片,認識根尖各部分細胞的特點和功能。而對于“桃花的結構”實驗,觀察時可遵循從外到內,從一般到特殊順序,以花尊——花冠——雄蕊——雌蕊的線索來觀察。②對比觀察。即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例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形態與結構時,首先向學生強調兩種植物的顯著區別:一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脈與網狀脈;二是莖的結構,有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一片子葉與兩片子葉。另一方面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的葉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它們都屬于綠色植物,葉序相似之處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③重復觀察。為了保證觀察結果的可靠性,觀察點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普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例如,觀察脊髓的反射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屬于低級反射中樞。該實驗效果的好壞取決于腦的切除是否干凈,因此必須通過反復多次的觀察。在實驗中首先讓學生把去腦的青蛙進行翻身反射實驗,這樣來確定腦是否除凈。在驗證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時,也應該重復地使用不同濃度的硫酸來進行刺激,反復觀察,最后使學生認識到:在適當的條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級的反射功能。④練習鞏固。一次觀察是不夠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點。因此,課后的觀察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課后的練習,既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印象,同時也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對日后的觀察力的提高很有幫助。用以上方式進行觀察,不但保證了學生觀察的系統性和條理性,而且這樣的觀察便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觀察能力的培養。
三、通過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生物實驗中,學生要通過視、聽、嗅、觸、味,全面觀察動植物和人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因此生物實驗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主要途徑。通過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時,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這是保證觀察順利進行的前提。準備工作應該包括:一是準備實驗用具和選取實驗材料。二是做好實驗準備。課前,教師一定要按實驗要求親自做一遍實驗,以便了解觀察內容的各個細節和觀察中易出現的問題,從而上課時能正確指導學生。三是精心設計觀察的方法和程序。②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步驟,指出觀察的重點和難點及解決的方法。在學生開始觀察前,教師要通過講解,學生預習或者印發觀察提綱的方法,使學生明確觀察的內容、步驟、重點、難點,使學生在觀察時目標明確,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易克,以達到預期的效果。③要掌握與觀察有關的基本技能。對生物現象的觀察僅使用感官是不夠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種觀察用具和技能。④要加強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古人說:“授之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漁,可解一生之求?!迸囵B學生觀察能力的關鍵是在觀察活動中,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總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對于教師而言,應把觀察能力的訓練落實到教材中每一章節、每個實驗中去,讓學生恰當運用觀察,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在觀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