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兒童詩教學中, 教師應有意識地根據其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將兒童詩教學延伸到課外,推進到學生的自主閱讀中,以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的成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識字;閱讀
兒童詩在豐富兒童心靈和情感、發展兒童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等方面有優越于其他體裁文學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在兒童詩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根據其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將兒童詩教學延伸到課外,推進到學生的自主閱讀中, 以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的成果。
一、兒童詩的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
葉圣陶先生說:“要養成一種習慣, 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币荒昙墝W生學習時間不長,對各方面的學習習慣知之不多,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習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有恒心、耐心和愛心。既要嚴格訓練,發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也要注意避免單一的說教和機械訓練,用兒童詩啟發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習慣是一種有益的形式。所有的老師都會在學期初重視入學教育,期待目標的迅速達成。一般情況下,入學教育往往是用兩節課引導一年級新生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并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明理之后就是一個長期的關注、矯正、監督的過程。這個過程,教師常常借助不斷重復講解、說教來教育學生,作用自然有,卻總是缺少一種美的感覺。此時,選擇一些教育意味濃厚的兒童詩來朗誦朗誦,則既可達到糾錯的目的,亦可積累精妙的語言,一箭雙雕。比如通過學習《寫字姿勢歌》、《讀書姿勢歌》來幫助學生糾正讀寫姿勢,養成習慣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讀書時,請注意:眼離書本一尺遠,腳放平,背挺直,胸離桌子一拳頭,書本穩穩拿手中,還要稍稍向外斜。條條要求牢牢記,還要天天堅持練?!边@樣的兒歌不僅對讀書姿勢提出明確要求,而且節奏明快、淺顯易懂、容易識記,在每次訓練時,學生可以對照兒歌自行檢查每一個動作是否到位,從而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二、兒童詩的教學能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從屬于兒童詩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愛讀、想讀,在讀中、在情趣中輕松地識記生字,建立音、形、義的聯系。如蘇教版第二冊中的《識字6》“二木林,三木森,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二人從, 三人眾,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學生在讀兒歌中很快識記了生字“林、森、 從、眾”。教師從兒歌中受到啟發,也創作了許多識字小詩,如:“二口呂,三口品, 兩個呂字一豎穿,冰糖葫蘆一串串?!痹谶@首小詩里,學生認識了“呂、品、串”等字。再如小詩:“二月朋,日月明,月字中間加一豎,學習起來要用功?!睂W生很快記住了“朋、明、用”三個字。這樣的識字不僅有趣,而且提高了識字效率??磮D讀童詩也是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論文格式。如蘇教版第三冊《識字3》和《識字7》,我是通過表現筆、灶、尖、歪、尾、看等字的圖與文字關系的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會意字的組合規律。學生在識了這些字以后,再讀朗朗上口的兒歌《粗心的小畫家》,不僅進一步熟悉了這幾個字是怎么構成的,而且增添了趣味,鞏固了識字效果,對于學生的語言積累無疑也是大有好處的。低年級大量的識字教學任務要靠 “隨文識字”來完成,這符合“在閱讀中識字,識字是為了閱讀”的整體觀和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識字教學原則。與識字內容相應的語境兒歌押韻上口,便于記誦,符合學生心理特點。
創新,首先要從教師做起。教師要在教學的設計,教學方法上博采眾長,不斷創新,把學生吸引到習作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要從學生身上做起。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題材、結構、思想、表達上充分發揮自主,使學習具有一種新概念的特征。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提高了閱讀水平,同時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良好的個性等綜合素質都得到了發展。如在練讀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讀的能力,還獲得了攝影知識,提高了審美能力等,除了顯性的作用,那些隱性的作用也許更大。
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應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同時生活又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
三、兒童詩的教學能有效促進語文實踐活動
課內外結合是兒童詩走向全體學生的途徑。從低年級學生認知的規律看, 他們入學后學習語文是以口語為基礎來發展其書面語的,易接受短小的文學形式。兒童詩中有精練的語言,奇特的比喻,機智的比擬,鮮活的動詞,豐富的想象,新穎的構思,奔放的激情,細膩的感受,純真的童心等等。到處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釋放著無窮的魅力,是最適合孩子作為語言學習的短文。因此低年級語文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聽詩、讀詩、賞詩的氛圍。低年級的教材中很多都是童詩作品,教師除教材的教學工作外,還擔負著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工作。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將兒童詩從課內引向課外??梢栽谡n堂上組織學生賞讀圣野、金波、柯巖、魯兵等名家的童詩,可以推薦訂閱《小朋友》、《幼兒文學報》、《兒童詩》、《小星星》等富含童趣童話童詩的報刊,可以在教室里開辟一個讀詩角定期更換,也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班級詩歌節,舉行詩歌仿編擂臺賽、與好書交朋友等活動。讓孩子們浸泡在優美的、靈動的,充滿智慧的詩歌作品之中,體會人間至真、至純、至美的感情,從而得到文學的啟蒙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兒童詩清新活潑,質樸純真,朗朗上口,散發著真、善、美的氣息。
通過多年語文教學實踐,證明兒童詩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它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把“金鑰匙”。
參考文獻
1 《語感,一個理論與實踐的熱點》作者:王尚
文
2 《語文教育論集》作者:葉圣陶
3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
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