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如何,便是構成了課堂這個“小社會”能否和諧的關鍵因素。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泵總€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然而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始終把學生當做發展中的人來看待,同時也應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讓課堂成為有微笑、有生機、有愛的課堂。
關鍵詞: 課堂教學;師生關系;和諧微笑;愛心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顯而易見,課堂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指引著,所以,在課堂教學這一探究學習的道路上,教師應如何在課堂上使學生最大限度的處于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是師生生命重要的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是千變萬化的,因為學生的心態在變化,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狀態也在變化。動態變化的課堂,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不似一潭毫無生機的死水。同時,動態變化的課堂,還挑戰著教師的能力與智慧。教師在課前不僅僅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吃透教材,在課堂上重現教材,更需要花時間去認真研究學生,琢磨活的課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要講究策略性、靈活性﹑變通性,變一種固定的計劃方案為多種假設方案,關注學生可能的反應,擬定各種相應對策,使自己能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反應應付自如。這樣的課堂才真正充滿生機與活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要求特別強烈。”因此,教師與學生在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時,必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教師可以更好地從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發現者與研究者。
教育學家還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币虼耍恳还澱n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以一種真誠、平等的心與學生相處,用真心換真心。這樣,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就不僅僅是教師了,更是他們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也會使學生自愿將心里話說出來,有了困難也愿意及時向我們求助,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課堂上,學生們也會積極踴躍的參與到其中,使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大家一起在歡笑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
2、教師要學會傾聽。教師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尊重、理解對方的外在體現。如果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于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采眾長,銳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但是,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樹立自己的威信,以身作則,給學生以榜樣的示范作用。
三﹑讓微笑走進課堂,讓愛心感化學生
有這么一則關于天堂與地獄的寓言故事:在地獄中眾靈魂圍著大桌子在吃飯,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米左右的筷子,用這么長的筷子夾到的食物無法放進自己的嘴巴里,于是人人挨餓,個個愁眉苦臉;可是在天堂則是另一番景致,眾天使也是圍著大桌子,拿著長筷子,但是不同的是,他們卻可以吃得津津有味,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他們把夾到的菜都放進對方的嘴里。這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距。因此,只有充滿愛心的去互相幫助,生活才會更幸福﹑更美滿,世界才會更美好。在課堂這個“小小社會”中亦是如此。
1、讓微笑走進課堂。禮貌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這種優美的距離主要體現在微笑上。微笑,是大自然里最動人的表情,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語言,也是世界上最易懂的東西。微笑的魅力,有時遠遠高出你我的意料。
“微笑”在課堂上的作用決不亞于任何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微笑可以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驚人效果,這種無聲的語言有時候勝過了任何有聲的雄辯。因為對學生來說老師的微笑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處于不同的環境中,微笑會發揮不一樣的功能。
讓微笑走進課堂,你就會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它能達到以柔克剛﹑化難為易的效果,使矛盾的雙方言歸于好,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微笑是快樂的源泉,微笑是成功的基石。微笑雖然沒有顏色,卻使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微笑雖然沒有味道,卻激勵人們去飽嘗世間的酸甜苦辣。在學生看來,老師的微笑是學生心中一朵圣潔的百合,是學生心田一泓透亮的甘泉,是學生胸中一股無窮的力量,因為老師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動人的語言。
老師的微笑就是黑夜中一盞照亮的燈火,照亮著學生前進的道路。既然老師的微笑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何不讓微笑走進課堂呢?
2、讓愛心感化學生?!皭邸边@個字,教會我們要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真正的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悟。教師要嘗試著將愛灌注到教學中,愛走進課堂,溫暖學生。依靠愛的力量去改變師生之間原只是單純授予與接受的關系。教師們應該拿出慈母嚴父般愛來關心愛護學生,真正讓愛走進課堂,走進每一個學生內心深處。
無論是教育名家的經典著作,還是名師的成功范例,總有一條閃光的主線貫穿其中,那就是愛。愛可以促進人際溝通,增強集體凝聚力,利于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對一個人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沿陣地,教師應該帶著愛走進課堂,以大愛、真愛啟迪學生的靈魂,召喚、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的坐標,同學生一起走向成功。
四、總結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教師一生的真實寫照,形象生動的說明了教師在教育事業的默默奉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 從人文精神看教學方法.王嘯.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2 課堂教育心理學.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 學習的基本理論與教學實踐.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