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流傳很廣:“我們走了很遠,卻忘記為何出發(f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樸素的起點,遵循教育的良知,面對我們眼前的每一個孩子,堅持良知。
——李鎮(zhèn)西
初識李鎮(zhèn)西老師,緣于一次暑期班主任培訓會,因同事介紹四川有個李鎮(zhèn)西,他的言行影響了很多人,被譽為當代的陶行知。看了他的一些著作,感觸良多,的確了不起。李老師肯定高大威猛,或有三頭六臂,會十八般武藝,否則,怎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傳奇呢?李老師的“江湖”讓我神往不已。
有幸,參加李老師杭州報告會,我坐前排,聆聽教誨,得以近距離接觸李鎮(zhèn)西老師。發(fā)現(xiàn)李老師個不高,貌不揚。可是李老師一開口,就把全場給鎮(zhèn)住了,如坐春風啊!
李老師對教育的獨特理解,既讓人敬佩,又讓人覺得親切,因為他會說到你的心坎上去。他說,誰愛上兒童的嘰嘰喳喳,誰就能愛上老師這個職業(yè),誰對兒童的嘰嘰喳喳沉迷,那么,他就會感到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我在想,李老師工作辛苦,但他是幸福的,因為李老師童心無限,快樂無邊。他可以帶學生入深山探險,可以在下雪天,和學生一起用身體擺班級名的造型,可以讓學生用雪把他“活埋”了。可以和學生一起斗雞、摔跤。班級學生生日和女兒同一天,可以邀請她回家一起過,照片可以保留30年!30年后學生再見那張照片,內心的波瀾難以言說啊!在學校小一點的學生,看見李老師,有的會往他懷里鉆,感動。我理解那是師生間的一種依戀!
同時,李老師認為,教育是一種理解。倘若你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奇跡出現(xiàn):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你立刻覺得是和小孩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處做工,誰也不覺得你是先生,你變成了真正的先生。一幅小孩把魚兒抱起來親吻的照片,很能說明問題,孩子喜歡魚兒,愛撫有加,可魚兒離開了水,后果嚴重啊!我們的教育,也一定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姿態(tài),去了解學生的感受、需要。讓教育離教育的本質越來越近。
教育是一種責任。李老師認為,作為一個老師,除了知識的傳授,還有人格的傳承。李老師最早的班訓是:因我的存在而讓人們感到幸福。教育學生當擁有心靈的自由,為國為民而擔憂。李老師自身的工作就是責任的最好闡釋。身為校長,任教兩個班的語文,連早讀、輔導課在內,周課時21節(jié)!還有學校行政事務,教育科研課題,一些推卸不了的社會事務。有時甚至走路都在備課。并且這是李老師生活的常態(tài)。堅持這份責任,也讓李老師的人格熠熠生輝啊!
教育是一種智慧。李老師說,愛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愛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所謂,有了愛,就有了教育。只是強調愛對教育的重要性。完美的教育,應該是愛和智慧的結合。李老師組織的活動,會很有創(chuàng)意,會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很有意思。教育學生,尤后進生,會抓住細節(jié)、亮點,大做文章。“搗蛋鬼”可能和他一起上了中央電視臺,上了雜志封面。一些觸及心靈的教育,會讓學生銘記一輩子。師生相聚,回憶起當年的場景,有的學生熱淚盈眶啊。等等不一而足事例,李老師真是一位教育的有心人。
教育是一種尊重。老師、學生從人格上講是平等的。對于每個個體,性格、環(huán)境、習慣、發(fā)展程度等都可能千差萬別。如果少了尊重,我們的教育就可能出問題。王尚文教授曾說過:教師的心靈未必比學生高尚,教師的人格未必比學生高貴,教師的能力未必比學生高強。師生的相互尊重,才能創(chuàng)造教育的傳奇。
教育是一種浪漫。很多老師會有一種職業(yè)倦怠體驗,尤其班主任,有時會陷于一瑣碎的事物,難以自拔。搞得心力憔悴,脾氣暴躁等等。李老師上課,有時會把課堂設在油菜花地里,天朗氣清,春風和暢,滿地金黃,老師在和學生一起朗誦經(jīng)典,那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啊!師生已成了風景的一部分,天地間的精靈!這種體驗,一輩子想忘記都難啊!這時的教學、教育活動,還會痛苦、難受嗎?還有遠足、探險等等,可以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啊。浪漫的情懷讓教育變得生動、豐富多彩。
教育是一種傳奇。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忘不了你的容顏。師生也是一種偶遇,一種緣分。師生一場,若用心會創(chuàng)造很多生命的奇跡。李老師第一個班的班歌《燕南飛》,因各種緣由,認識谷建芬老師,由谷建芬老師親自修改、譜曲的班歌由此誕生,變成了現(xiàn)在成都武侯實驗中學的校歌。這校歌,學生每次聚會都會唱響,好多學生會淚流滿面。其他的事情也一樣,多想辦法,有時師生能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個的傳奇。
李老師用他對教育的理解,成了一位教育的行者,從參加工作開始,長期擔任班主任,每天堅持寫教育日記,當了校長仍堅持上兩個班的語文課,每天聽課一節(jié)。工作勤奮的程度,讓人欽佩!同時,他也是一位讀者,作者。久聞李老師的大名,我有時也在想,李老師大概有種天賦吧,有他天生的睿智和深度。可見到李老師的書房,和每年所讀的書單,我不這樣想了。李老師的書房堪比小型圖書館啊!李老師閱讀常規(guī)的教育報刊、教育經(jīng)典、學生讀物、還有人文書籍。除這些教育、專業(yè)書籍外,李老師還關注當今前沿中外的思想動態(tài)。他真切地認為不讀書,無以教,無以活。2013年他所讀的部分書目當能給大家一個啟發(fā),《孩子們,你們生活得怎么樣?》、《孩子們,你們一路平安》、《新教育》、《北渡南歸》、《我與八十年代》、《大江大海》、《軍閥時代》等等。因閱讀而找到心靈的安頓,因閱讀而拓展了心靈,摸索出一條走出黑暗森林的道路,帶著他的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因為李老師,此時,他的心已經(jīng)成了火把啊!李老師把閱讀的作用提高到一個生命的高度,的確,作為一名中學教師,不讀書無以教,無以活啊!不讀書,可能會“面目可憎”!關于閱讀的書單,大家可以上網(wǎng)——教育在線,李老師的博客,都可以查閱到。
作為資深讀者的李老師,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作者。李老師認為,一位出色地老師非但要班帶得好,課上得好,分考得高,還要能說、會寫。他認為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四個不停”:不停實踐、不停思考,不停閱讀、不停寫作。到現(xiàn)在,李老師的專著有:《青春期悄悄話——給中學生100封信》、《花開的聲音——我班的故事》、《民主與教育——一個中學教師對民主教育的思考、》《心靈寫詩——李鎮(zhèn)西班主任日記》、《與青春同行》、《做最好的家長》、《做最好的老師》等16部專著,還有其他各類文章無數(shù),可謂著作等身啊!我們還殷切期待李老師再有好書與大家分享。作為老師,的確,得拿起筆,把生活寫下!
真的,李老師很了不起,可是回望李老師走過的路程,他所作的一切又很平凡可是,他的平凡中又蘊含著不平凡。他讓我們懂得,一個日子,一個孩子,就是教育。善待每一個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和孩子一起編織童話故事——把純潔、善良、美好、情趣……點點滴滴地編織進去。這就是教育,樸素的教育。李老師的教育之路,以他自己的班訓、校訓——“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為指引。用一顆善良的心,溫暖一個又一個稚嫩的心靈。李老師用他的思考、實踐,獲得了教育的智慧,讓教育生活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希望我們的教育生活也會有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