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始普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對處于發育中的中學生來說也起到了培養他們合作意識和良好個性的作用,本文在此淺要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合作精神
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始普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對處于發育中的中學生來說也起到了培養他們合作意識和良好個性的作用,本文在此淺要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國際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中,提出了現代教育的“四大之柱”,那就是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在科技高度發達、專業高度分化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合作,既是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個體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皩W會合作”已經成為現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我們的教育先賢孔子曾經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又強調:“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說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換心得,有助于個別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又表明,年齡相當的兒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發展區(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內互動、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并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非認知品質的發展,特別有利于責任心、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我國際法20世紀80年代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講深講透”,老師“灌輸式”的講授,學生機械的模仿記憶,教學方法上也是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在空間和時間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發揮,而數學學習本身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有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在新教材教法中,教師充分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學生裝通過合作交流活動,掌握了數學知識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合作交流的活動,學生感受到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意志力、理性精神情感與態度方面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建立科學的學習小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的學習達到良好的效果和保證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所以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之前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學習情況等都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他們在合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實現數學教學的目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參與度與小組的規模成反比,由于初中生的年齡都比較偏小,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對其進行分組時,每組人數不應過多,每組最好是2~4人。
2、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課堂煥發生命力的源泉。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心理來說是很重要的,其心理是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建立起來的,而教師是課堂氛圍的直接創造者。因此。教師首先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語言、行動態度要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要不斷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激勵他們不斷克服困難,產生興奮和愉快感。其次。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一個強烈的“我要學”的境界。從而開發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原動力。再次,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3、尊重差異,自主合作,共同探究。學生是不同的個體,來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們在學習中有著不同的經驗與體會,對同一個問題的解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與見解,教師要為這些不同提供表達的機會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參與,不僅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例如,在課堂練習中,筆者出了這樣一道題:在沒有明確分類依據的情況下將5個幾何體分類,就是讓學生自己找依據、找理由來將5個幾何體分類,這種開放性極強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共同參與討論的熱情,大家自發地討論開來,有的從幾何體表面有沒有平面的角度,有的從幾何體頂點的個數的角度,有的從幾何體是否柱體、錐體、球的角度等,大家從多種角度解析這個分類,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得到了釋放,彼此得到了交流和補充,大家合力將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又好好地鞏固了一遍,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相關知識得以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快樂的,是幸福的。而且在這種寬松氛圍下大家的參與是積極的,思維是活躍的,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
4、要重視評價環節以增強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能得到同學與老師的認可、鼓勵和幫助,會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因此,建立一種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學習活動 的評價機制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評價形式主要有:①學生間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在教學中,我注重發揮同伴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激勵作用、同伴的幫助作用,促進學生個體的認知發展。②教師的激勵評價?!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恰好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提供了契機。教師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保證,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