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筆者通過對制藥企業和相關事業單位的調研,對相關崗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本文將從崗位調研、課程對應崗位情況和制藥專業核心課程設置與改革等方面闡述。
關鍵詞:制藥專業;課程;崗位
1 校企合作開展制藥專業的崗位需求調研
1.1 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與實地走訪調研
我院制藥專業建立了以我省知名制藥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和我院專業老師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該專業以委員會為紐帶,研究并展開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專業開發建設、提供學生實習就業崗位、提升企業員工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合作。我們通過組織召開研討會的形式,對我院現有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課程設置做了充分的研討,委員們對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同時,我們實地又走訪了企業,與生產第一線的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座談,對崗位進行了調研,對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點進行了收集與整合,對于我院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特別是課程設置上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1.2 崗位需求情況與培養目標
1.2.1崗位需求與知識技能、核心課程的關系
課程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核心。我院制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課程是通過對企業崗位需求的調研,將崗位所需的知識點進行有效集合,最后形成。具體如下:
1.2.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及相關專業知識,掌握生物制藥及其他藥品生產、原料藥制備、藥物分析檢測和藥品質量管理、營銷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藥物制劑、原料藥制備、藥品質量控制、藥品質量管理及藥品營銷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較大的拓展空間;能在制藥企業(生物制藥企業)、藥品流通企業(藥品公司、藥店、藥品進出口公司)、藥品檢測部門以及商品檢驗、藥品與食品技術監督管理、衛生防疫等行政事業單位從事技術與生產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 核心課程項目化
2.1 核心課程的項目化改革
根據企業各崗位的生產工藝、程序和內容,在課程內容上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商議,將《原料藥生產技術》、《制藥設備維護與使用》、《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分析與檢測》、《藥品管理技術》這六門課程項目化,共確定了20個項目。這樣做的好處是淡化了理論課、實訓課的界限,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現場教學,為學生提供獲得真實工作體驗的機會,能縮短學生畢業后能走上工作崗位的時間。具體如下:
《原料藥生產技術》:提取技術、分離技術、精制技術、炒制技術、灸制技術。
《制藥設備維護與使用》:固體制劑設備維護與使用、半固體制劑設備維護與使用、液體制劑設備維護與使用、其他制劑設備維護與使用。
《藥物制劑技術》:固體制劑技術、半固體制劑技術、液體制劑技術、其他制劑技術。
《藥物分析與檢測》:原料藥分析與檢測、固體制劑分析與檢測、半固體制劑分析與檢測、液體制劑分析與檢測、其它劑型分析與檢測。
《藥品管理技術》:GMP認證、GLP認證。
2.2 個性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該專業逐步形成了“工學交替、分段培養、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分段培養、工學交替、校企共育”是指分四個階段、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培養,其中融入工學交替。
第一階段(第1、2學期)為崗位基礎能力、職業素質培養階段。主要由專業教師在校內完成社會人、職業人通用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培養;
第二階段(第3、4學期)為崗位核心能力培養階段。主要由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通過項目導向的一體化課程共同完成崗位人、職業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
第三階段(第5學期)為崗位能力深化培養階段。用半年時間到企業進行“工學交替綜合實習”,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進一步深化和升華,通過輪崗學習對所從事崗位有較為深刻認識;
第四階段(第6學期)為崗位勝任、再對接階段。用半年時間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達到完全勝任崗位,部分學生需要繼續學習再對接。
從第二階段到第四階段,為校企共育階段。
2.3 工學交替、完整體驗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我院分別與浙江花園藥業有限公司、曼秀雷敦(中國)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實施了1+1+0.5+0.5人才培養模式,即是一年時間在學校學習基礎專業知識,一年時間在學校和企業學習崗位核心知識和技能,半年時間在企業專業輪崗實習,半年時間在企業頂崗實習,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學交替,對崗位也有了完整的體驗,同時,企業在此過程中,也對學生密切關注,使得大部分學生學以致用,部分學生還未畢業就已經得到企業的青睞,簽訂了用工合同,還有些同學已經在重要崗位上就職。
2.4 校企合作、共同管理與考核
在企業的專業生產輪崗實習和頂崗實習階段,我院建立了以企業督導為主,校內教師指導為輔,輔導員和家長共同監督、學生自律為目標的質量保證體系。
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以及實踐教學隊伍的管理,將對校內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管理進行整合,達到聯合管理、聯合考核的管理機制。具體如下:
3 小結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一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文件,而課程設置又是專業若方才培養方案的關鍵內容,核心課程的設置應該與企業的崗位密切相關,并且隨著企業崗位需求適當進行調整,只有這樣,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會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馬成榮.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北京:中華職業教育社,教育與職業,2007年23期.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
作者簡介
王娟(1965-),女,漢族,貴州貴陽市人,學士,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藥物檢測技術及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