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羅春華
摘 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不足,思想上不夠重視;英語基礎薄弱,厭學情緒嚴重;教學內容局限,學生興趣不大;教學方式和手段缺乏更新,師生互動脫節,課堂枯燥無味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師資隊伍等五個方面提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突破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突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12-01
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必須考慮用人單位的要求,在教學中突出“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除了要重視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聽、說、讀、寫、譯)的培養,更要加強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與其專業相關的英語技能的培養。但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普遍存在不夠重視,毫無興趣,厭學甚至放棄等問題,筆者根據目前高職教學的現狀,總結出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新突破:
一、根據專業調研,明確英語教學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高職高專學生普遍認為學習英語是只是為了考試、拿畢業證,而對英語本身并不感興趣,嚴重缺乏學習動機,因此,激發學生首先從思想上意識到英語對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重要性是首要突破點。
解決這一問題,必然要求學生和任課教師雙方對所學專業的就業崗位,以及崗位對英語的任職要求都要明確的認識。第一,專業負責人和任課教師讓學生明確他們未來從事的崗位對英語的需求,激發學習英語的動機。第二,任課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調研來定位不同專業具體的英語教學目標。比如會計、電子、計算機、文秘、連鎖經營管理、旅游、酒店管理、印刷、新聞、藝術等專業所對應的核心工作崗位對英語技能的要求會各有側重,有的偏重聽說,有的側重讀寫,有的只需看懂簡單的機械操作英文說明,認識英語專用名詞,提高閱讀說明書等技術資料的能力即可。因此,只有師生雙方都明確了具體的教學目標,學生才知道該學什么,教師知道該教什么。
二、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并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組織實施
目前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無法有效支持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預期目標,教學內容及其教學過程的組織對學生認為最為重要的英語聽說能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有效的教學實施,導致聽說教學成了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而專業英語課程設置不足,又缺乏與基礎英語的合理過渡與銜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學生在專業背景下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整合需要把握兩點原則:
第一,學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選材的基礎性、實用性、適用性、趣味性等都要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形成和提升的教學目標相適應。基礎知識可以選擇那些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符合實際交際情境的材料,淡化語法和語言點,適當增加一些學生畢業后要接觸的相關專業英語知識和技能。諸如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但都不宜過于專業化和學術性。第二,教學內容的整合可以將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英語知識的按照主題進行整合并序化,在序化教學內容時,先講解基礎知識和技能,再講解相關的專業英語和技能,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另外,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情況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組織實施應該保證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最大化實現。
三、合理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開展第二課
經過序化后的教學內容需要在課堂上有效地得以組織實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學習效果,消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任課教師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成就感和參與感就顯得尤其重要。本人認為以教師啟發式講授為基礎的師生互動教學(如課堂問答訓練、聽說訓練、角色扮演、分組討論以及情景模擬實訓等)并適當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應成為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例如任務型語言教學,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在設置任務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差異,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任務太難或太容易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每個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進行點評,差的鼓勵,好的表揚,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和參與的樂趣。
為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不足,應該大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設立英語角、英語朗誦、演講比賽、英語征文比賽、唱英語歌、演英語劇、專業英語實訓等等;定期舉辦外教講座;每周給學生介紹一部英文電影讓他們業余欣賞,使整個校園充滿學習英語的氣氛。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模式,突出技能應用和交際能力
教學評價改革的突破點應該在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手段及評價主體上有所創新,具體而言,評價手段多元化,傾向于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交際能力的考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級考核。對基礎好的學生實行聽力+筆試+口試的考試方法;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降低難度,開卷、閉卷靈活使用。其次,加大平時考核的比重,課堂及課外活動積極參與的給予加分鼓勵,并與期末考試結合起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始終抓住“為就業服務”這條宗旨,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考慮他們的興趣和學習需求,應他們所求,教他們所需,又要根據各院校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利用學校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條件和環境,實現“教和學”良性互動,讓教改落在實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詹小麗.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思考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5).
[3] 張九明.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應重視的三個問題 [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