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紅俠
摘 要:思維的火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語文教育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得天獨厚的優。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善于捕捉學生的思想火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及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培養他們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綜合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思維能力;語文素養;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04-01
思維的火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語文教育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得天獨厚的優。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善于捕捉學生的思想火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及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培養他們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綜合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一、激發學生思維能力是當前語文課改的必要舉措
1、時代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而且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陣地,然而目前語文教學的狀況卻不盡人意,不少語文教師備課時唯教參至上,而上課只是成為教材的傳音筒,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學沒有留給學生一點自由思考的空間,這就抑制了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而不用說創新思維的培養了。“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教學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怎樣思考,學會學習,學生只有學會思考才能在以后“自己教育自己”時得心應手。
2、個體差異的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一篇文章的內涵往往是豐富的,一些題目的答案也是豐富多彩的,而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對作品的某個方面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該武斷地提供一個“標準答案”而應該充分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他們提供想象和思考的廣闊空間。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這需要我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把思維的空間留給他們,讓他們自覺地、主動地激發對知識的思維的欲望,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具有主見、有獨創能力、能適應時代的開拓型人才,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激發求知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思維空間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思考。讓·皮亞杰說“所有智力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問設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求知欲望,從而愉悅地進入思維空間,提問設疑,應注意問題要小而具體,新穎有趣,有適當的難度,有啟發性,善于將所要解決的問題寓于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里上的懸念,并使他們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信心。我在教《第一次真好》這篇課文時,提出“第一次的感覺不一定都愉悅,但為什么令人回味無窮?你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事嗎?”“在生活中的哪些第一次是不能嘗試的?‘”我們應如何看待第一次“。這些問題的設計,能引起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從而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
2、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進入思維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傳統的課堂不利于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創設民主合作的氛圍,經常組織學生質疑,互相提問,互相討論,或進行小組對抗賽,辯論賽等,盡可能給他們發言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講,講充分、講盡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應以預設的標準去評價規范學生的思考,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少用或不用否定的方法,教師應給予親切的鼓勵,即使必須表明自己的意見時,也不要以“權威”“真理擁有者”自居,要讓學生感到你發表的意見是你個人的理解和意見,讓他們覺得課堂上不僅僅是老師的表演的舞臺,而是一個自己也能進入的表演空間,自己也能在這展現風采,甚至也會因自己的個性化的表演而贏得滿堂的喝彩。
3、點播指導使學生善于進入思維空間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閱歷淺,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滲透對學習方法特別是對思角度,思維技巧的指導,讓學生對知識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比如在始記生字詞時,對有些難記的字可以教給他們識記的方法,可根據形聲字的特點記,可用現成的口訣記。如“戊、戌、戍”三字,可讓他們記“點sh、 橫x、w 中空”,這樣的口訣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效果更會好些,在講律詩的結構時,有的同學總是弄不清頷聯、頸聯,班里一個男生站起來一邊用手摸著下巴,脖子一挺:“頷,頸之上也!”他一個動作,同學們一下就記住了。你能說這個調皮的學生不善于思考嗎?
愛因斯坦說: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的愉悅的,是教師的最高本領,語文課進行創新教育的天地是廣闊的。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給學生無限的空間,讓他們肯進入,能進入,善于進入思維空間,讓他們暢想的思緒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 廣西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編印《廣西中小學校德育讀本》,2006(12).
[2] 鄭克儉.王作廷主編.《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創新》.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6)
[3] 曾慶春編著《跟隨榜樣成長—教師職業道德經典案例評析》.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