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霞
摘 要: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學重形式、輕實質,高投入、低產出,學生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發展的教學低效現象。如今,教育已經由過去培養“知識型”,逐漸變成“能力型”的人才培養。那種依靠增加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顯然是違背了教學規律,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妨礙提高全民族素質這一總目標的實現。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中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89-01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與生活、生產有著廣泛的聯系,對于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礎階段,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需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并提高教學質量,建設和諧高效的課堂。所以筆者認為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中心。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將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呢?
一、明確目的、任務具體
教學目標在數學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進行至關重要。學好初中數學,對學生今后進入高一級學校的數學領域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樂學、好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以數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為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數學與社會生活、生產有著廣泛的聯系,對于我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課堂教學伊始,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其次要全面恰當,在知識技能方面明確哪些應該理解,哪些應該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過哪些內容、活動或練習,培養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同時,要全面考慮發展雙基和教育的各項任務以及能力的培養,如何貫穿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例如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要求教師不僅做好實驗,還要教給學生如何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就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相當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以適應實際需要,防止出現不必要的疏漏。
二、用好教學語言,注重課堂優化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參與的動態變化的過程,學生是生動的獨立的主體,教師是這一動態變化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設計要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在創造性地思考、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材是“死”的,而教師的教法確實“活”的。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地傳授,就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認真學習大綱、鉆研教材。鉆研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理解、領會、還包括對教材的加工處理。要根據學生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注意知識、技能、能力的相互聯系和前后照應,并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一方面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習新知識時,還要注意為以后學習作好輔墊。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重點概念要使學生透徹理解,重點的技能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要形成一個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前后有序,張馳適宜的知識結構。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三、結合課程特點,選擇適當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的選擇。好的教學方法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對于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科的特點出發。初中生學習數學,往往反映內容多,雜亂,理不出頭緒,要記的東西多,容易忘。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也許興趣很濃,但并沒有因此形成穩定發展的內在動機,也不曉得應該怎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想問題,更不會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去想問題,不重視記憶、理解重要的事實、述語和原理、造成知識上的脫節,甚至學習水平分化,所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下功夫,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發和發展學生探索、求知的內在動機。
四、重視探究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視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教師的演示運算一定要直觀、顯明、省時、準確。學生在具體完成習題演練時教師一定要認真組織好、指導好。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師的教要落實到學生的學上。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學形式,教師的一堂課不能只滿足合乎科學性、系統性,還必須看到學生是否有了獲得知識的動力,學生是否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進行思考和學習,是否處在積極的智力活動中。